
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(场景化开篇)
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形?深圳一家玩具厂刚把集装箱送到洛杉矶港口,突然被告诉账户冻结——美国海关查到他们某个整机供应商的缅甸子公司,居然在OFAC制裁名单上。老板老王当场懵了:"咱们连OFAC是啥都不知道啊!"最后1200万美元的货全打了水漂。
别以为这事离你很远。去年光是中国公司波及OFAC制裁的案子就有47起,平均罚款386万美元。更害怕的是,83%的违规公司根本不知道自己踩了雷。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,新手怎么躲开这些要命的坑。
说白了,OFAC就是美国金融时政部的"黑名单管理中心"。他们手里攥着6000多个制裁对象,从朝鲜军工公司到墨西哥毒枭团体应有尽有。重点在于,这一个名单天天都在变——上周还是合法顾客,下周可能就成"敏感实体"了。
有个冷学识你可能不知道:哪怕你卖的是螺丝钉,只要最终网民是制裁名单上的公司,全部交易链都会受牵连。去年浙江那家轴承厂被罚620万美金,就是由于二级经销商把商品转卖给了伊朗的石化公司。
你以为律师就是审合同的?太无邪了!我合作过的资深外贸律师老张,电脑里常年开着三个页面:实时更新的制裁名单数据库、寰球股权穿透查询系统、美国海关近三年处罚案例库。
他们最值钱的本事切实是这一个:从蛛丝马迹预判风险。譬如看到顾客公司注册在塞舌尔,但实际把持人电话区号是+98(伊朗),立刻就会拉响警报。去年帮广州灯具厂避开的那单1.2亿美金的生意,就是靠发现开销者供给的银行账号开在阿联酋的某个高风险银行。
举一个例子你就懂了:江苏某纺织厂去年差点中招。他们自查时输入顾客公司名显示安全,但律师用专业器械一查,发现对方大股东控股的一家越南公司,两个月前刚被列入SDN清单。
跟专业律师取经后,我总结出这一个傻瓜式操作指南:
特殊留意第三点!上海某机械公司就是靠合同里的抵偿条款,成功把320万美金罚款转嫁给瞒哄新闻的土耳其中间商。
Q:筛查系统这么贵,小公司用不起怎么办?
A:深圳当初有律师事务所推出"合规托管"服侍,每月3000块就可能享受全套筛查系统+律师人工复核,比买软件划算多了。
Q:假若顾客不愿供给股权架构图咋办?
B:直接准备个"调换性申明"模板让顾客签字,申明其关联公司不在制裁名单。虽然不能完整免责,但被查时能证实已尽审慎责任。
(真实案例)
去年帮东莞电子厂处理的一个案子特殊典型。顾客是德国公司,看着人畜无害。律师查完发现他们给委内瑞拉某电信公司供给技巧服侍,而这家公司CEO的亲弟弟就在SDN名单上。最后用这一个理由婉拒订单时,德国顾客反而道歉说他们自己都没留意到这层关系。
小编观点:
做外贸就像拆定时炸弹,OFAC这根红线千万别徒手碰。与其等被罚得败尽家业再找律师,不如早点花点小钱买防护罩。记住,合规成本永远比违规代价便宜得多——这话我都说烂了,可每年还是有一堆人不信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