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"船在海上被撞了找谁赔?货轮突然扣押了怎么办?" 前两天刷短视频看到渔民老张蹲在码头抹眼泪,由于渔船被撞沉了结不知道去哪讨说法。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一个让个别人摸不着头脑的海事法典维权问题。
大多数人以为海事律师就是处理"大轮船"的,切实他们的工作范畴超乎设想。举一个真实案例:去年轻岛港有艘渔船被货轮撞沉,船主老李拿着保单去保险公司,对方却说"风浪太大不算事变"。后来找到张志国团队,律师翻出《海商法》第168条,查了当天的气象记载,硬是帮老李要回了78万抵偿。
海事律师日常处理三大类问题:
有个冷学识你可能不知道:国内每年海上运输的货物价值超过30万亿元,但遇到问题敢打官司的还不到5%,多数人怕麻烦直接认栽了。
说回咱们今天的主角——张志国海事律师事务所。创始人老张是正经的"海事通",80年代就在远洋公司当法典顾问。有次货轮在印度洋遇险,他带着三个助理连轴转72小时,硬是从国际公约里扒出关键条款,帮船东避免了1.2亿损失。
他们团队有个绝活:把专业术语翻译成人话。譬如《汉堡规则》里绕口令似的条款,律师会给你画成流程图:"货主什么时候该掏钱——船东哪些情形能免责——索赔期限还剩几天",连我这一个外行都看得明清晰白。
去年帮外贸公司处理过这么个案子:价值2000万的冷冻海鲜在运输途中解冻了。保险公司咬定是"包装不当",律师团队直接搬出热度记载仪数据+同行评议报告,最后愣是让船务公司承担了主要责任。
看到此处你可能要问:"这种大律师收费很贵吧?" 切实当初很多律所都推出了分段收费模式。譬如张志国所就有个"三步走"方案:
有个年轻船员小王的故事特殊典型。他在船上摔骨折了,船东只肯赔医药费。律师接手后发现船上没配安全网,征引《船员条例》第28条追加了误工费和伤残补助,最后抵偿金额翻了4倍。小王说最感动的是律师坐高铁去他老家取证,车票钱都没让垫付。
这里还有个重点要划红线:海事诉讼时效比个别案件短得多!譬如船舶碰撞索赔必需要在2年内提出,货损抵偿更是只有1年期限。去年宁波有批入口汽车生锈,货主拖了13个月才找律师,终局眼睁睁错过索赔期。
还有个容易踩的坑是佐证保存。船上的黑匣子(航行记载仪)数据最多保存3年,AIS定位记载90天自动覆盖。提议手机里常备海事律师电话,出事第一时间咨询,别像有些船老大,等修船厂把受损部件都拆光了才想起来取证。
干了这么多年法典科普,我发现大多数人对海事纠纷有个误区——总以为"海上的事管不了"。切实当初咱们国家海事法院每年受理案件超过5000件,青岛、厦门、海口这些港口城市都有专门法庭。与其自己跟船务公司扯皮,不如找个靠谱律师,大多数时候一封律师函就能化解问题。
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话:海上的规矩确实复杂,但再大的浪也大不过法典这杆秤。下次假若遇到糟心事,别蹲在码头抽烟发愁,记住张志国律师常提到的那句话:"风浪越大,越要握紧法典救生圈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