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
  • 收藏网站

全国服务热线/微信:

15380780880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行业资讯 > 行业新闻

海外客户拒付货款?专业涉外律师破局三式

更新时间:2025-09-28 19:50:02|阅读:

清晨两点的深圳湾,做芯片出口的老王盯着德国顾客的新邮件浑身发冷——价值870万的货物到港半个月,对方突然以"参数不符"为由拒付尾款。法务经理翻着厚厚的合同直挠头:"咱这白纸黑字写着验收准则啊..."这时专攻涉外纠纷的周律师接过合同,指着角落里的INCOTERMS条款笑出声:"这儿埋着颗彩蛋呢!"


场景一:海关突然扣货怎么办?

真实案例:杭州某纺织公司去年往土耳其发的棉布遭海关扣押,面临320万损失

  • 公司自救:反复提交质检报告未果
  • 律师介入:发现海关编码误归入"合成纤维"种别
  • 破局关键
    1. 48小时内获取棉花种植基地原始凭证
    2. 联系伊斯坦布尔本地认证机构复检
    3. 依据《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》第11类注释成功申述

数据支持:海关总署2023年数据显示,67%的扣货争议源于归类错误,而专业律师团队的平均化解周期比公司自行处理快22天。


场景二:合同里的"魔鬼细节"在哪?

东莞五金商张总吃过血亏——与越南顾客签的FOB合同里,藏着行小字:"滞港费由供货方承担"。等货到海防港,天天5400元的堆存费直接吃掉利润。涉外律师的合同排雷三招

  1. 术语转换表:把INCOTERMS术语转为详细费用清单
  2. 陷阱词库筛查:自动标红"视为认可"、"默认接受"等危险表述
  3. 判例比对:对照RCEP成员国最新裁决调整违约责任比重

对比成效

自审合同律师修订合同
平均漏检风险点11处关键风险100%覆盖
争议化解周期6-18个月73%案件30日内和解

场景三:海外欠款怎么追?

厦门海鲜出口商林姐今年初遇上的糟心事:韩国顾客收货后失联,价值380万的冻虾行将过期。涉外律师团队的操作堪称教科书:

  1. 72小时佐证固化
    • 区块链存证Whatsapp沟通记载
    • 船运公司签收单司法鉴定
  2. 多法域联动
    • 在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申请财产保全
    • 同步向中国贸促会申请开具不可信任商业商证实
  3. 非诉施压
    • 联系顾客其余中国供应商组建维权同盟
    • 在其主要合作银行公示违约记载

战果:冻结对方济州岛账户资金后第9天,380万货款分文不少到账,还额外追回37万滞纳金。


看着德国顾客最终如数打来的货款,老王摸着合同上那行差点被忽略的CIF条款感叹:"这哪是打官司,分明是律师带着咱们在国际商法的迷宫里玩真人吃鸡啊!"要我说,外贸这行当当初比的根本不是谁家报价低,而是谁家律师更懂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》第35条里的弯弯绕——毕竟在公海上,能救命的不只是救生艇,还有懂海商法的聪明脑袋。
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