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据说海关找上门说涉嫌走私,手机里跳出来几十个律师广告该信谁?更邪乎的是,那些标着"十年阅历"的律师收费从3万到30万都有,到底怎么分辨虚实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,欧阳路这块地界挑走私罪律师的门道。
去年虹口区查获的化妆品走私案特殊典型。当事人老张请的律师主攻离婚官司,休庭时连《海关计核偷逃税款办法》都没翻过,愣是把偷税额从80万算成了300万。真专业的律师得跟冯晓鹏这种——人家在海关干了20年,还出过《跨境电商大监管》这种专业书,能精准抓住商品归类错误这种关键点。
专业律师三大看家本领:
去年杨浦的芯片走私案当事人就吃了大亏。他在百度搜到"走私罪金牌律师",终局对方是刚转行的婚姻律师。正经渠道得这么找:
防坑指南:
保证"百分百取保"的(2024年上海走私案取保率仅18%)
收费低于商圈价50%的(侦察时期畸形3-5万)
不肯出示打码版《不起诉决议书》的
看一看静安区去年那起红酒走私案就懂了。个别律师按走私个别货物罪辩,最少判三年。专业律师抓住"商品归类争议",硬是打成违规申报罚钱了事。这本事得练十几年,像梁栩境律师办过上百起走私案,光2024年就拿下6个缓刑。
杀手锏对比表
关键点 | 个别律师 | 专业律师 |
---|---|---|
偷逃税额盘算 | 照搬海关数据 | 重新核定成交价、汇率 |
商品归类 | 接受原始编码 | 找出税则号归类错误 |
程序守法 | 忽略侦察瑕疵 | 揪出超期羁押、取证违规 |
单位犯罪认定 | 被动接受 | 主动拆分个人与公司责任 |
虹口某跨境电商的教训血淋淋:打包价收8万,终局休庭前三蠢才翻《进出口税则》。把"二手装备"错辩成"全新装备",偷税额从80万飙到300万,老板一审讯了五年。后来换郭晨阳律师,抓住"单位犯罪认定"硬是把刑期压到缓刑。
收费防坑三问:
去年徐汇查获的冻品走私案,律师用三招拿下取保:
在欧阳路那些挂着"涉外律师"牌子的写字楼里,启齿就是20万起步。但你要真摊上走私案,找个像冯晓鹏这种海关出身的本地专家,可能8万就能摆平。差距不在办公室多敞亮,而在律师有没有天天跟缉私局过招的实战阅历。下次遇到吹牛的律师,直接问:"您最近办的走私案,海关用成交价钱法还是倒扣价钱法计核税款?"——能脱口说出《海关鉴定进出口货物完税格办法》第6条的,才算是真行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