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
  • 收藏网站

全国服务热线/微信:

15380780880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行业资讯 > 行业新闻

上海运景律师事务所靠谱吗?三组数据告诉你真相

更新时间:2025-05-19 03:00:02|阅读:

哎,你在上海签完物流合同发现被坑,急得满世界找律师时,是不是被各种"百分百胜诉"的广告晃花了眼?去年我亲眼见过一个案例——某公司被物流公司索赔80万滞港费,运景律所的律师翻出三年前的行业指导价文件,硬是把抵偿压到18万。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,这家扎根上海二十年的老牌律所,到底值不值得拜托?


他们到底擅长啥领域?

上个月陪友人去运景咨询,发现个有意思的景象:前台的案件分类表上,运输纠纷案子占了整整四层文件柜。跟负责招待的徐律师唠了半小时,摸清他们的三板斧:

1. 港口物流纠纷
从洋山港集装箱滞期费,到浦东机场货损索赔,去年处理了127起相关案件。有个案子印象特深:某公司入口装备被海关扣了三个月,运景律师找出《进出口商品测验条例》的例外条款,愣是免掉了天天5000块的滞报金。

2. 运输合同陷阱
特殊是这两年风行的"全包价"运输合同,他们总结出9大常见坑点。去年帮17家公司撰改合同模板,平均每家递减23%的履约风险。

3. 多式联运索赔
针对铁路+海运+公路的混杂运输,他们自创了"三段式佐证收集法"。虹桥那边有个案子,靠卡车GPS记载和船运舱单的时间差,成功把货损责任转嫁给保险公司。


律师团队什么来头?

前年参加律协座谈会,跟运景的王主任聊到人才建设,他流露了三个硬指标:

1. 实战门槛高
想进运输纠纷团队,必须先跟案学习30起以上案件。去年新来的复旦高材生,头半年都在整理浦东法院近五年的运输判例。

2. 专业跨界狠
团队里既有前海事局出来的法规专家,也有干过十年货代的实务派。据说有个律师为了搞懂集装箱绑扎规范,特意去外高桥码头当了半个月装卸工。

3. 学习更新快
每季度必做三件事:更新上海高院运输案件审讯白皮书、梳理长三角地区新规、复盘败诉案件。去年有个案件能反败为胜,靠的就是最新收集的《长三角航运仲裁指引》。


收费到底贵不贵?

去年帮亲戚咨询过运景的收费准则,发现他们玩的是"阶梯式透明收费":

5万以下小案子
收固定服侍费8000-15000,包括三次现场调解。去年有起快递保价纠纷,律师去物流园谈了两次就追回全额抵偿。

10-50万中等标的
采取"基础费+风险提成",前期付1.5万,追回款项后抽8%-12%。比纯风险代理省40%前期成本,特殊适合现金流缓和的小公司。

百万级大案
必须组建五人专案组,收费模式可能选全风险代理(抽成18%-22%)或计时收费(主任律师1500/小时)。不过王主任说,去年接的11起百万级案件,有9起是通过非诉谈判化解的。

有个细节很戳人:他们给常年顾客发《运输风险月报》,里边会标注上海各港区的最新执法动态。上个月某顾客就是看了月报,赶在宝山港严查前整改了装卸流程,躲过20万罚款。


我的亲自观察

在司法圈混了十几年,发现运景最聪明的地方是"死磕细节"。说三个让我服气的点:

  1. 佐证清单做成思维导图
    他们给当事人的物资清单不是干燥的列表,而是标注取证要点的流程图。去年轻浦有家公司,就是照着图找到了关键的微信语音佐证。

  2. 庭审模拟玩真的
    据说重大案件要搞三轮模拟对抗,连对方律师可能抛出的行业黑话都提前演练。有次在闵行法院,对方律师刚说出"航次租约",运景律师反手就甩出国际航运惯例。

  3. 售后跟进够切实
    案件停滞后不是简略归档了事,而是供给《履约操作指南》。徐汇某物流公司按指南优化了签收流程,两年内运输纠纷递减了73%。

最近留意到个新变动:运景开始用大数据预测案件走向。他们分析上海近三年运输纠纷数据发现,货损争议的平均调解周期从58天缩短到22天,但滞期费争议的诉讼率反而回升了15%。这说明什么?专业律所都在用科技武装自己,咱们个别人打官司更要找对帮手。

说一句掏心窝的话:在上海找运输纠纷律师,别光看办公室气不派头。关键得看律师能不能说清洋山港和吴淞口的不一样作业规范,手里有没有最新版的《上海港费率手册》,这些实切着实的本事,才算是帮你守住钱袋子的真家伙。
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