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刷短视频总刷到"郑州律师行业现状"的科普,可最近友人圈疯传的走私案裁决书截图,看得人直犯嘀咕——郑州身为全国通行枢纽,律师咋就和走私扯上关系了?
先看组数据:郑州海关2023年查获的17起重大走私案里,6起有执业律师涉案。最离谱的是某律所主任,白天在郑东新区CBD接公司咨询,晚上用律所公车往保税区运爱马仕,这操作比《狂飙》剧情还魔幻吧?
"保税区特供"陷阱
去年曝光的航空港区案子就典型。律师打着"保税仓储法典服侍"名义,把整柜的茅台酒标成"化工原料",更绝的是用律所公章开假《入口允许》,被抓时电脑里还有8套不一样版本的报关模板。
"跨境电商"障眼法
有个做代购的跟我唠,郑州某些律师专门教人钻"个人物品清关"空子。譬如把30个LV包拆成30个"海外个人邮寄包裹",每单刚好卡在5000元免税额度下。2021年经开区就端了这么个窝点,现场查获的报关记载显示,他们用这招避了1700多万关税。
"公司咨询"藏猫腻
司法厅2022年通报过典型案例:某律所承接物流公司法典顾问期间,把走私货混在畸形集装箱里,遇到查验就亮律师证说"正在取证调查"。更夸张的是用律所账户帮洗钱,流水最高单日走过800多万。
这一个问题我专门求教了干海关的老同学。他掰着手指给我数:"郑州有中欧班列、航空港、保税区,天天过货量顶某些省份半年,懂行的律师稍微动歪心理,比个别走私犯伤害大十倍。"
举一个详细例子:个别走私犯运高仿表,顶多运用假发票。但律师能捏造全套《学识产权合规报告》,把山寨表包装成"平行入口样品"。2021年新郑查获的案子,就是用这招把4000块假表洗成"合法商业品"。
说三个接地气的判断方法:
去年有个大学生差点受骗。对方称有"海关内部渠道"买iPhone14,还出示了某律所的《免税证实》。幸好他多了个心眼,在司法厅官网查到这家律所两年前就被吊照了。
说瞎话,刚开始据说律师涉案我也懵。但翻完郑州律协的整改报告,倒看出点愿望——2023年前8个月,郑州已有14家律所被亮黄牌,23本律师证被注销。要我说啊,郑州当初推的"阳光执证"系统挺好,扫码就能查律师的接案记载、顾客评估。
最后唠句切实的:买水货就走正规平台,那些拍胸脯说能走"特殊渠道"的,说不定转头就把你填进报关单当人头了。郑州当初满大街的跨境电商闭会店,它不香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