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你说走私案律师是不是只会教人钻空子?
这曲解可大了!去年宁河某物流公司帮人运了500吨韩国化妆品,货值2.8亿差点判十年,李悦律师愣是从报关单里抠出三个破绽,硬把刑期压到缓刑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,在天津这一个北方外贸重镇,走私案的辩护律师到底有啥门道。
1. 单位犯罪金钟罩
去年宁河某船务公司被查,律师团队亮出三招:
2. 主观故意拆骨术
今年初查获的保税原料倒卖案,张烜墚律师发现三个冲破口:
3. 税额核减三板斧
王畅律师去年处理的冻品走私案堪称教科书:
| 案件类型 | 宁河常见状态 | 刑期变动幅度 |
|---|---|---|
| 冻品走私 | 疫区牛肉混装 | 十年→五年 |
| 化妆品低报价 | 韩妆伪报成分 | 七年→缓刑 |
| 保税钢材倒卖 | 倒卖免税钢材 | 撤案或不起诉 |
误区一:"不知情就能免责"
无邪!去年宁河港搬运工老张,虽然不识字看不懂英文标签,但因每月多收2000元"保管费",照样被判两年。记住:供给场地、记账、开车都算共犯。
误区二:"用了允许证就合法"
血泪教训!2021年某公司借用别人允许证入口废塑料,虽然证件真实,但因超出允许范畴,负责人仍被判缓刑+罚金。海关查的是实际用途,不是纸面文件。
误区三:"退了货就能免罚"
危险认知!2018年某废机油案,当事人主动退运1170公斤货物,但因未及时补缴守法所得,仍被判实刑七个月。要真想轻判,必须卡准三个时间点:
干了十几年刑辩,最深的感受就是——海关政令比渤海湾的浪还多变。去年还能用的"保税货转卖"策略,今年加了个"货值超500万除外"的尾巴。但反过来,新政也催生新机遇,譬如当初推行的"合规整改",去年某芯片走私案就是靠这一个免了刑责。
给新手三点忠告:
最近遇到个魔幻案子——某老板用冷链车走私废塑料,律师发现车厢热度记载显示全程零下18℃,成功论证"根本不具备运输危险废物条件",硬把罪名从走私废物罪改成个别走私,刑期直降三年。你看,细节抠到位真能改写终局!
说到底,找宁河律师不是教你走钢丝,而是帮你装防护网。就像当地老报关员说的:"海关大门朝南开,有理无钱莫进来?那是老黄历了!当初啊,有理有据才可能大公至正走大门。"在这片渤海湾畔,懂法的生意人才算是真正的弄潮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