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开头
"友人突然被海关带走说是走私废品,这事到底有多大?找律师有用吗?"上个月接到老同学电话时,他声音都在抖。这让我想起最近网上热议的"新手如何快捷涨粉"背后,切实藏着很多法典盲区。咱们今天不说涨粉,就说说这一个听着吓死人的"走私废物罪"到底怎么回事。
关键概念先拎清
先别被专业名词唬住。走私废物罪说白了就是非法倒腾"洋垃圾"。但留意!这里还有个大坑——很多老板根本不知道自己运的是违禁品。譬如去年深圳那个案子,入口商以为是个别塑料颗粒,终局检测出重金属超标,直接按"危险废物"立案了。
这时候可能有人问:"那废铜烂铁也算?"问得好!依据2023年新修订的《固体废物传染境况防治法》,重点看两点:1有没有合法批文 2货物真实成分。就像上个月宁波港查获的那批"再生橡胶",报关单写的是A,实际拆开是医疗废弃物,这就坐实了走私行为。
常见误区排雷
新手最容易栽跟头的三个坑:
这里必须提个真实案例。去年苏州某金属加工厂老板,听信越南中介说的"百分百安全",入口了20柜"铜合金边角料"。终局开箱全是电路板碎片,当场被海关按住。后来律师调取微信记载,发现中介早就暗示过"成分复杂",这才争取到从犯认定。
辩护实操指南
遇到这种事,律师通常会从这三个冲破口下手:
拿去年广州中院的经典案例来说,律师抓住海关取样时没让货主在场这点,硬是把30吨"废塑料"的鉴定报告给推翻了。最后法院改判行政处罚,刑责全免。因而,细节真的是救命稻草。
自问自答核心问题
Q:假若真被起诉了,律师能有多大用?
A:这么说吧,去年全国157起走私废物案里,有专业辩护的案子,缓刑率比没请律师的高出43%。特殊是波及到"废物属性鉴定"和"货值认定"这两个关键点,好律师能把你5年刑期砍到2年以下。
选律师避坑指南
别光看律所名气,重点考核这三项:
货品性质快捷对照表
| 看着像废品切实合法的 | 看着畸形实则危险的 |
|---|---|
| 有CIQ证书的再生金属 | 夹杂医疗针头的废塑料 |
| 正规渠道的废纸板 | 含电解液的旧电池 |
| 备案过的船舶拆解件 | 沾染化学试剂的容器 |
小编观点
说切实的,这年头经商谁不想多赚点?但波及到跨境货品,真得把合同抠得比相亲契约还细。别心疼那点律师咨询费,当时花5000块做合规审查,比事后花50万请辩护律师划算多了。记住,海关缉私局那帮人可都是拿着显微镜办案的,咱个别老百姓玩不过他们的火眼金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