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代购两盒燕窝怎么就成走私了?
去年厦门有个姑娘帮闺蜜带燕窝,过关时被海关拦下。她怎么也想不清晰,价值2万的燕窝怎么就变成偷逃税8万?这里还有个致命误区:海关核价可不看淘宝代购价,人家有专门的《进境物品完税价钱表》。譬如盏形燕窝每克核定价是35元,你实际买成20元?不好意思,海关只认他们的准则价。
燕窝走私到底怎么算刑责?
关键看三个数:偷逃税额超10万、货值超50万、是不是波及濒危物种。2022年广州中院判的案子就典型:当事人入口马来西亚燕窝,按干制品申报,海关认定是食用保健品,税率差了12%。终局刑期从预估的3年变成缓刑,这里头律师的归类争议打得英俊。
有个冷学识你可能不知道:同样重量的燕窝,装在礼盒里和散装申报,法典风险能差3倍!去年福州海关查获的案例显示,精包装燕窝被认定为商业货物,散装则有机遇辩称自用。这里头学识大着呢!
专业律师的三板斧
个别人最容易踩的五个坑
以为"少量多次"就安全(海关会累计盘算12个月内交易)
轻信代购说的"包清关"(出问题还是你背锅)
自行处理海关文书(有个大哥在讯问笔萍签错地方,直接坐实犯罪故意)
乱删聊天记载(北京律师用数据恢复技巧找回关键佐证)
错过黄金48小时(海关扣货后的前两天是争取行政处罚的关键期)
刑责与行政处罚的分水岭
| 行政处罚 | 刑事犯罪 | |
|---|---|---|
| 货值 | 20万以下 | 20万以上 |
| 偷逃税 | 5万以下 | 5万以上 |
| 主观故意 | 难以认定 | 明确佐证链 |
去年大连海关的数据显示,燕窝走私案中有71%本可转为行政处罚,但当事人自己操作失误搞砸了。例假若有人急着要货,在海关调查期间持续走货,直接把案件性质升级了。
行业暗流:你买的燕窝可能正在害你
去年震惊行业的"毒燕窝"案,某商家为掩饰走私事实,用化学药剂处理燕窝。终局走私案变伤害食物安全罪,刑期从3年跳到10年。专业律师这时候就得变身侦察,要会看质检报告、懂化学检测,还得挖出高低游交易链。
本人观点时间
干了十几年刑辩,发现燕窝走私案有个特殊景象:80%的当事人都是孝顺子女给父母买的!他们压根不懂海关规矩,只以为买点好东西尽孝心。去年接的案子,律师团队通过收集老人病历、汇款记载,成功把"商业牟利"打成了"特殊自用",这才保住当事人不进监狱。
(突然想起来个事:当初有些走私团伙开始往燕窝里掺银耳增重,这假若被查出来,走私罪又得多加条生产伪劣商品罪,刑期直接翻倍!这年头连做坏事都得讲"革新",真是让人啼笑皆非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