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哎,最近是不是被货代公司坑得想掀桌?说好的每柜运费1.2万,临装柜突然飙到2.8万;货到印尼雅加达港被扣了二十天,账单上冒出十几万滞港费;更绝的是代理收完钱直接关机装死...这些破事在湛江做水产出口的老板堆里,比硇洲岛的咸鱼味还常见。上周刚帮雷州做冻虾出口的吴总处理完案子,他被货代吃了32万差价,自己折腾半年差点把厂房抵押了。今儿咱就唠点切实的,手把手教你怎么破局。
先说个真事儿:霞山做海藻出口的陈老板,去年昔日本发了八个柜。合同白纸黑字写着"全包价12万",终局到横滨港被收了28万码头操作费。货代甩给他全日文的船司账单,指着第5条说"自己看条款"。后来查账发现,这家代理两年内被起诉过11次,专挑不懂日语的中小公司下手。
吴川做鱼粉出口的林老板就栽过跟头:"合同里藏了行小字'目的港消毒费每柜5000元',海关查了两次柜,硬生生多掏1万!这钱都够我换两台冷冻机了。"
湛江海事法庭的老法官教过四招狠的:
上个月有个绝地反击的案例:顾客靠货代发的语音新闻翻盘——对方亲口承认"每柜吃4000茶水费",这段录音直接让法院判对方吐出29万不当得利。因而,关键时刻佐证比合同管用。
这是小白最纠结的点。湛江这边正规律所收费分两种:
但千万躲开三种坑货律师:
去年有个惨痛教训:徐闻做菠萝出口的黄总找的"关系户律师",打包票追回60万,终局光律师费就花了15万,最后履行时发现对方早把财产转移到丈母娘名下。
假若正在阅历这些破事,记住这三板斧:
别信什么"行业规矩",2023年新修订的《海商法》第52条写得明清晰白:货代必须提前5天书面告诉附加费调整。上个月刚判的案子,货代由于没提前告诉港口拥挤附加费,被判双倍返还多收的13万。
说个内部数据:湛江海事法院去年受理的货运纠纷中,自行协商化解的成功率只有3.8%,而委托专业律师的追偿成功率达83%。有家律所去年光从达飞轮船手里就抠回来500多万差价。因而啊,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办,你在这死磕的功夫,人家律师早把钱要回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