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清晨三点的渔港码头,老李哆嗦着按下手机里刚搜到的律师电话。他做梦都想不到,自家渔船隔舱里会查出20吨巴西冻牛肉——这是昨天帮隔壁村老王捎的货,当初缉私警却说这是走私疫区冻品,要判十年起步......
"我就收了两万运费,怎么成走私犯了?" 这是海上走私案最常见的终场白。去年广东海域查获的走私案中,32%的涉案渔民都和老李有相似遭遇。专业律师到现场第一件事,就是带老李实现三个关键动作:
去年舟山有个案例,律师发现船东手机里有货主发的"放心运,正规报关"短信,成功把十年刑期辩成行政处罚。这就是佐证链破拆法的精髓——把看似完整的佐证链条拆出缺口。
当5万吨级货轮"远洋号"被扣在宁波港时,船东老张急得差点跳海——海关按11%个别税率核税,偷逃税款算下来够判无期。专业律师上船先做三件事:
靠着这招税率狙击术,律师把计税基数从3.2亿砍到8000万,刑期从无期压到八年。海上走私律师都懂个门道:航行轨迹就是救命稻草,GPS数据比笔供更存在压服力。
"咱们做正规入口的,集装箱里怎么会有夹藏?"广州某电商总监小林看着缉私警查获的200箱走私化妆品,后背全湿透了。专业律师到场后开启三重防御:
这种物理空间切割法,去年帮深圳六家物流公司洗清嫌疑。关键就在于抓住"不知情+未介入"的核心,把公司从犯罪链条上完整剥离。
"我就负责开船,他们运什么我真不知道!"这是海上走私案高频台词。去年北海有起案件,律师通过三组佐证帮轮机长老周脱罪:
依据《针对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法典若干问题的意见》,像老周这种纯劳务输出型职员,只要没介入分红或核心环节,通常不起诉。这就是海上走私案的特殊之处——岗位性质决议罪责轻重。
当初海上走私律师圈风行个新玩法:AI案情推演。上海某律所把近五年3000份裁决书喂给AI,能预测案件走向准确率81%。但老派律师都知道,机器算不出人情——去年厦门有起案件,AI判断要实刑,律师硬是从船长的祖传航海日记里翻出关键佐证,把十年刑期辩成缓刑。
这行当正在阅历巨变:以前靠酒量,当初拼算法;过去看关系,当初讲数据。就像那个差点坐牢的渔工老周说的:"早知道律师能把GPS数据玩出花,我何必省那两万律师费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