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【集装箱裂了货主急哭?】
"上个月深圳盐田港,200箱红酒碎得跟饺子馅似的,货主老王蹲在码头直拍大腿——这损失该找谁赔?" 海运保险理赔专家张海域律师告诉我,去年全国港口货物破损率高达2.7%,但真正拿到全额抵偿的不到四成。
自问自答:海运保险不是买了就万事大吉?
还真不是!保险公司最爱说的"除外条款",能把理赔申请卡得死死的。上周刚处理过义乌小商品城发往迪拜的陶瓷订单,货主拿着保单去索赔,终局对方指着合同里一行小字:"易碎品未做专业包装不予赔付"——得,28万直接打水漂。
看条款别只看保额
广州南沙港的李姐吃过亏:保额写着100万,终局理赔时才发现条款里藏着"按货物实际价值60%赔付"。当初她逢人就提醒:"合同里'按实际价值'和'按申报价值'差着十万八千里呢!"
录音录像留佐证
上海海事法院去年有个经典判例:货主在开箱时全程录像,拍到货物外包装完好但内部破损的画面,成功让保险公司赔了98%损失。记住这三个时间点必须留证:
遇到过最离谱的案例是厦门一家玩具厂,货到洛杉矶发现少了6箱。保险公司咬定是"运输途中丢失",咱们调取集装箱电子锁记载才发现——货船在巴拿马停靠时有人非法开箱。
♂行业潜规则揭秘:
"很多顾客不知道,集装箱落地后的前三天最关键。"专做跨境物流案件的陈律师提醒,"这时候调取船舶航行数据、集装箱动态记载最容易,拖过半个月,很多佐证就'被消逝'了。"
帮宁波顾客整理过一份"天书"般的拒赔告诉,里面藏着三个致命坑:
1 "间接损失不赔"——连商圈差价损失都不认
2 "商业秘密除外"——精致仪器参数泄露竟成拒赔理由
3 "共同海损分摊"——货主莫名其妙要承担沉船费用
提议珍藏这份对照表:
| 保险公司常运用术语 | 真实含义 |
|---|---|
| "合理损耗" | 5%以下损失自己扛 |
| "不可抗力" | 台风来了也不赔 |
| "包装不符合准则" | 99%的拒赔借口 |
从咱们律所处理的327起案件发现:
前几天帮杭州服饰厂追回80万抵偿的案子特殊解气——保险公司咬定布料水渍是"受潮"不是"水浸",咱们找来纺织学院的教养做测验,证实只有浸泡20分钟以上才会出现这种纹路。
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:别等到货砸手里才找律师,装船前拍个照发给咱们,五分钟就可能看出保单破绽。有些顾客以为律师费贵,但比起动辄几十万的损失,早咨询才算是真省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