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你说这海南自贸港搞得红红火火,怎么还有人往枪口上撞搞走私?去年海口美兰机场海关逮着个大姐,行李箱夹层里塞了38支玻尿酸,愣说是给闺女买的生日礼物。今天咱就唠唠,要真在海口摊上这种事,律师到底能帮上多大忙?
第一问:走私律师是不是都跟海关拍桌子吵架?
这话说对了一半。上个月秀英港查获的那批沉香木案子,律师老王压根没去法庭,光盯着海关的查验记载就发现了猫腻——开箱视频少了17秒关键画面。最后愣是把涉案金额从300万砍到50万,你说神不神?
第二问:海口律师比内地律师更懂走私门道?
看数据谈话:2023年海南处理的走私案里,找本地律师的当事人平均少判8个月。但别急着下论断,先看一看这一个对比表:
案件类型 | 内地律师常运用招数 | 海口律师杀手锏 |
---|---|---|
免税店代购超量 | 主张自用 | 拿自贸港政令说事 |
渔船夹带 | 往渔民不知情上靠 | 查捕捞证有效期 |
离岛免税品倒卖 | 认罪认罚 | 揪物流单据时间差 |
去年有个真事儿:三亚大哥帮人带了20部手机,律师发现快递单上的签收时间比当事人入境时间还早两天,直接推翻关键佐证链。
第三问:律师费会不会比罚款还贵?
这里头学识大了!个别带货案件律师费个别是在3-8万之间,但假若碰上这两种情形赶紧掏钱:
有个冷学识:海口有些律所接走私案要看潮汐表。为啥?渔船走私的案子,涨潮退潮时间直接关系到能不能认定"以身试法"。
第四问:找关系硬的律师真能摆平?
千万别信这种鬼话!去年海口有个律师吹牛说意识缉私局局长,终局当事人多判了半年。正经途径应是:
说个真人真事:琼海的老李去年带了两箱茅台被查,律师盯着海关的抽样查验比重不符合规定,硬是把5年刑期辩成了行政处罚。
第五问:海关说"配合调查就从轻"还需要不要请律师?
这里头水深着呢!去年美兰机场查获的23起化妆品走私案里,配合调查的21人都签了认罪认罚书。但有一个狠角色律师发现:
最后愣是把8个案子的当事人全捞出来了,你说这律师费花得值不值?
第六问:自贸港政令对走私案有啥影响?
这可是新颖热乎的变动。今年开始,海南律师都在啃这两本新规:
有个案例特有意思:儋州小妹直播卖免税护肤品,律师抓住"商品溯源二维码完整可查"这点,把走私指控改成了违规经营,罚款从80万降到5万。
第七问:怎么判断律师是真靠谱还是大忽悠?
教你三招立马奏效的:
去年有个律师就是靠发现海关把红毛丹算成了"制约出境物品",愣是把案子给撤了。当初海口圈里都传,懂农商品的走私律师收费要贵20%。
说到这我突然想起来个事,去年海口海关查获的走私案里,有31%的当事人都说过统一句话:"我就是帮友人带点东西"。下次你要真碰上这种事,记得先翻翻手机——去年有个律师就是靠当事人和收货人的微信聊天记载里没提钱,把"走私"辩成了"违规携带"。
最后说一句掏心窝子的:海口这地界搞走私辩护,光懂法典条文不够,还得会看潮汐表、懂免税系统、分得清琼海杂鱼和入口鳕鱼。下回你要真摊上事,先去律所看一看他们的书架上有没有翻烂的《海南离岛免税政令实务操作手册》,比打听人家有没有关系管用多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