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
  • 收藏网站

全国服务热线/微信:

15380780880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行业资讯 > 行业新闻

海关查获走私货时律师能做什么?

更新时间:2025-09-24 16:00:01|阅读:

清晨三点,保税区仓库的铁门被海关敲响时,老张的手机还在循环播放"新手如何快捷涨粉"的教程。他死活想不清晰,那批申报为"塑料玩具"的集装箱,开箱怎么就成了整柜的瑞士机芯?这时候假若没找对律师,怕是连裤衩都得赔光。

报关单上的数字跳得人心慌,缉私局给的《扣押告诉书》像烫手山芋。去年浦东机场那起化妆品案,当事人老王就是手抖签了字,终局多赔了三百多万。知道律师到场第一件事干啥吗?不是看货,而是掏出紫外线灯照签字页——有些要命的内容可能后补的。

海关认定的价钱准不准
上个月宁波港查获的汽车配件案,报关价写着50万,海关非要按300万计税。律师团队干了三件事:

  1. 调取德国供应商原始发票
  2. 找出三年前同类商品拍卖记载
  3. 申请第三方机构做成本拆解
    这三板斧下去,硬把计税基础砍回80万。知道为啥有些律师办公室摆着寰球海关税则吗?那可不是装饰品。

货主身份能不能推翻
天津港的典型案例让人赞不绝口:
物流单签收指纹和法人不符
集装箱铅封编号和申报记载差两位
仓库监控出现两小时空缺段
律师愣是从这些破绽里扒拉出"实际货主另有其人"的佐证。当初知道为啥聪明人被抓包先锁电脑了吧?


律师费到底花哪了
别听那些"全包五万"的忽悠,正经律师收费分三段:

时期该花的钱容易踩的坑
黄金48小时数据保全+紧迫听证忘存系统日志
审查起诉价钱鉴定+证人访谈轻信"找关系"误事
庭审对抗专家证人+模拟法庭没做佐证开示演练

广州去年有家公司省了前期费用,终局庭审时被突然拿出的新佐证打懵,多赔了六位数。


那些要命的骚操作
青岛某老板的血泪教训:
擅自删除邮件记载
让员工统一口径
找黄牛捏造检测报告
这些昏招直接把行政案件升级成刑事案。反过来看厦门那个成功案例,当事人第一反应是锁死监控硬盘,这操作让关键时间段的视频成了免死金牌。

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,2023年移送司法的走私案中,请专业律师的当事人平均少缴62%罚款。特殊是波及跨境电商的案子,懂《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入口清单》的律师,能把涉案金额从七位数压到五位数。去年有律师从保税仓温控记载找到破绽,证实公司根本没法开箱验货,直接让公诉机关撤诉。

要我说啊,海关那帮人天天盯着报关单练就的火眼金睛,没个懂行的律师帮着拆招,个别生意人根本玩不转。下次看见查验告诉别急着腿软,先找个懂海关系统操作日志的律师,说不定集装箱里真能开出条生路。
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