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上个月在广交会撞见个奇事——深圳某律所的陈律师,西装革履地站在五金展位前用俄语砍价。细问才知他去年转型做中亚外贸,专帮公司处理哈萨克斯坦纠纷,当初团队年入千万。这事儿让我懵了整宿:法庭上唇枪舌剑的本事,真能变成国际商圈上的印钞机?
律师干外贸的三大隐藏优势
跟五个转型成功的律师深聊后,发现他们碾压个别外贸人的杀手锏真不是英语好:
合同找茬成印钞机
东莞灯具厂被乌兹别克顾客坑过30万订金,王律师接手后翻出合同里"预支30%"旁手写的"含清关费"小字,硬是追回全款还多要了5%滞纳金。个别业务员哪懂这些门道?
佐证链思维防暴雷
深圳某芯片商被越南顾客诬陷货不对板,李律师教他们:
法典威慑当核武器
做中亚生意的老张最狠:每次谈判故意把《上合组织自贸协议》红皮书摔桌上,顾客要砍价他就念条款。去年光靠这招,硬是把利润率从8%提到15%。
转行路上最要命的三个坑
可别急着辞职!广州律协的调查泼了盆冷水:转外贸的律师里43%撑不过两年。主要栽在:
致命伤 | 真实案例 | 破解秘籍 |
---|---|---|
利润算不清 | 把CIF价当成本价报,每单亏5-8% | 死磕INCOTERMS2020实战手册 |
顾客筛选瞎 | 被迪拜"土豪"骗走三个柜的建材 | 先查中国信保的黑名单库 |
物流成黑洞 | 选错货代导致哈萨克斯坦货柜被扣58天 | 绑定三家不一样港口的老牌货代 |
最冤的是某知产律师,以为做外贸就是签合同,终局栽在LC软条款上——顾客在信誉证里藏了"需提交沙特品德认证",他压根没留意这茬。
转型生死线:前半年该往哪砸钱?
跟转型三年的刘律师取经,他掏心窝子说了套烧钱优先级:
① 买海关数据系统(别省!某宝2000块/年的就能避开60%老赖顾客)
② 混商会实战圈(深圳外贸茶会比法典论坛管用十倍)
③ 雇俄语小助理(月薪6000的留学生比三万块的法典AI适用)
最绝的是他自创的"三三制":天天3小时探索行业动态,3小时跟进物流,剩下3小时处理合同。至于法典老本行?他说当初只接能带外贸资源的案子。
最近发现个新趋势:RCEP生效后,会中日韩三语的法典人时薪暴涨到1500。更夸张的是云南有律师转做缅甸直播电商,靠审核中缅双语合同,半年买了套洱海边的别墅。不过说切实话,要转就趁早——等沿海律师都觉醒过来,这蓝海又要变红海了。对了,据说当初会波斯语的律师,接伊朗案子都按美金收费了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