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你是不是刷到过这样的视频?北京某写字楼里,刚执业的王律师边啃煎饼边送外卖,西服口袋里还揣着没写完的辩护词。评论区炸锅了:"当初律师都混这么惨?""中年失业考法考,终局考完更失业?"先别急着焦虑,咱们今天掰开揉碎了说——外贸律师这一个行当,到底是夕阳西下还是旭日初升?
(翻出统计局最新报告)2024年北京执业律师冲破5.3万人,比三年前多了11%,可同期全国诉讼业务只涨了2%。这就好比10个人抢1块蛋糕,能不饿肚子吗?更糟心的是——
(突然想起个真事儿)上周在义乌见到个做圣诞树的老板,他晃着手机跟我说:"当初阿里巴巴国际站自带电子合同,还有AI风险检测,谁还专门请律师看条款?"这话听着刺耳,可细想还真是现状。
别被"AI取代律师"的标题党吓到!深圳有位专做跨境电商纠纷的李律师,去年买了套智能系统,当初他团队这么干活:
(敲黑板!)传统外贸官司确切实萎缩,可这些领域正嗷嗷缺人:
杭州有家卖假发的公司,去年在亚马逊被恶意投诉下架,损失300万。他们找的律师两招破局:
欧盟碳关税明年全面开征,宁波某灯具厂急着做商品碳足迹认证。懂行的律师这么操作:
温州做汽配出口的老张,去年被智能合约坑过——对方在代码里埋了"自动退款"陷阱。当初他专门雇了个懂Solidity语种的律师,主要干三件事:
(掏出手机看学生案例)绍兴的周律师,原来专做纺织品反推销,当初转型成功的秘诀是:
还有个狠人——95后陈律师,去年把TikTok上的外贸法典科普做成矩阵号,当初接案接到手软。他跟我说了个金句:"与其跟同行卷价钱,不如教顾客识风险"
(望向窗外车流)前天遇到个转行做保险的老同行,他苦笑说:"咱们这代律师就像数码相机时期的胶卷,要么转型,要么消逝。"我倒以为这话只说对一半——外贸律师从来不是胶卷,而是会进化的摄像头。就像20年前没人想到直播带货能成主流,当初谁又能断言虚构宇宙法庭不需要新型律师?
说到底,这一个行业淘汰的不是律师,而是不肯仰头的法典民工。当你在焦虑AI抢饭碗时,杭州已有律所开出百万年薪应聘"AI训练师";当你抱怨案源少时,青岛同行正忙着给跨境电商培训班当客座讲师。时期给的耳光,往往藏着金钥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