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老李蹲在东莞厚街的仓库门口,手里攥着海关的《行政处罚决议书》,额头的汗珠把A4纸都渗透了。他打死也想不清晰,自家工厂从香港进的500箱电路板,报关时明明写的"电子元器件",怎么就变成了"集成电路"?这可不是玩文字游戏——海关核的税款从80万直接飙到300万,厂里三个月的订单利润全搭进去了!
您别说,这事在东莞还真不新颖。去年虎门港查获的案子,有家公司把"塑胶原料"写成"塑料粒子",海关直接按走私论处。切实这里头有个关键:商品编码前6位必须完整匹配。就像咱买火车票,G101和D101看着差不多,上车才发现一个是高铁一个是动车,那能一样吗?
去年我给个长安镇的老板支过招:
终局您猜怎么着?海关重新核定发现是归类争议,最终只补税不处罚。因而啊,遇事别慌,先看海关编码本(2023版)第39章和第85章的差别,这里头学识大着呢!
东莞遍地是加工厂,可海关那本《加工商业手册》比高考数学题还难搞。上个月大朗镇有家毛织厂,由于保税布料短少了3%,直接被定性"擅自内销"。老板娘急得直哭:"咱们明明是被老鼠咬破了包装啊!"
这时候得祭出三件法宝:
去年帮常平一家五金厂处理相似情形,咱们乃至请来灭鼠公司出具专业报告,最后海关认可了0.8%的合理损耗。记住海关罚单就像体检报告,得找专业人士解读,自己瞎琢磨准坏事。
当初东莞的跨境电商园区火得很,可去年南城有家公司栽了大跟头。他们在亚马逊卖的手机壳,实际到货多了2000个赠品,海关直接按"伪报商业方式"查处。老板冤屈啊:"赠品又没卖钱,咋就犯法了?"
这里头藏着三个雷区:
支您个绝招:下次遇到赠品问题,立刻做这三件事:
① 截停未发货订单
② 向海关申请《主动披露》
③ 准备《潜在顾客服侍契约》作佐证
去年清溪镇有家箱包公司就这么操作的,不但免了罚款,还保住了海关AEO认证。海关办案就像下象棋,关键看您能不能提前看三步。
说到底,在东莞这片外贸热土上混饭吃,得学会跟海关规则跳"交谊舞"。您假若真碰上了糟心事,记住这九字真经:早诊断、准用药、快治疗。隔壁厂的老王去年被查,当天就带着报关单、购销合同、物流单据来找我,终局三个月就结案了。反过来看石龙镇那家陶瓷厂,藏着掖着等海关上门,最后连办公室的饮水机都被扣了当佐证。您说,这找律师是不是跟看病一个理——越早挂号,生路越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