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您知道东莞虎门港去年集装箱吞吐量冲破400万标箱吗?就在这堆铁皮柜进进出出的当口,海事纠纷就跟雨后春笋似的往外冒。上个月有家电子厂入口的精致装备在码头被摔成整机,货主急得直跳脚,最后愣是让海事律师从运输合同里抠出个"管货责任"条款,多要回来300万抵偿。今儿咱们就唠唠,在东莞这地界找海事律师,到底能办成啥事。
货损索赔就像开盲盒
去年沙田港有批液晶面板受潮,货主拿着湿度检测报告索赔200万,船东两手一摊说:"海上湿气大,畸形景象嘛!"律师团队来了三下五除二:
东莞律师当初处理货损案有三大法宝:
便携式货损鉴定器械箱(能现场测湿度、震幅、热度曲线)
港区监控录像调取绿色通道
二十年海运价钱波动数据库
渔船纠纷处理比赶海还刺激
去年新湾渔港两艘渔船撞出火花,船老大们抄起船桨就要干架。律师到场先做三件事:
处理这一类案子得会这些绝活:
算得清渔汛期损失(东莞常见金鲳鱼、黄鳍鲷的市价张口就来)
搞得定渔船评定报告(知道2015年后造的船必须装防碰撞系统)
背得出《广东省渔业管理条例》关键条款
海商合同里的文字游戏
东莞某玩具厂去年签的FOB合同差点坑掉半年利润。合同里藏着句"装卸时间从船舶抵锚地起算",终局货没按时装完,赔了船东28万滞期费。律师翻出港口调度记载,证实锚地到泊位等了三天不该算装卸时间,硬是把抵偿金砍到5万。
当初聪明老板签合同前都找律师做三重体检:
找律师就像寻找对象
东莞海事律师收费分三六九等,但贵的不一定合适:
去年长安镇有位老板图便宜,找了个自称"粗通海商法"的民事律师。终局处理货代纠纷时,愣是没看出提单上的"不知条款",少要回来80多万抵偿。
挑律师得看这些硬指标:
有没有处理过东莞本地港口纠纷
能不能说清虎门港与麻涌港的差别
办公室有没有挂着《珠江水系航行规则图》
本人观点时间
在东莞混了十几年法典圈,发现个怪景象:好些律师手刺上印着"海事海商专家",终局连东莞港和虎门港的关系都搞不清。上个月见个新人律师,把内河船舶当海船处理,差点把顾客带沟里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行当远景确实诱人。据说东莞要建大湾区散货中转枢纽,光是去年就新增了23家航运物流公司。当初入行的律师假若能把《海商法》和《内河条例》吃透了,再练就一身爬货舱、看潮汐的本事,保准比个别律师多吃三碗饭。
最近据说麻涌港要搞食粮专用码头,处理散货运输纠纷的律师估计得抢破头。这行当就像东莞的早茶,看着花样繁多,但找准自己的招牌点心才可能站稳脚跟。您假若正巧摊上海事纠纷,记着找个既懂国际商业又熟习东莞港情的律师——毕竟在珠江口这片水域,会开万吨轮的未必玩得转小拖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