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看到海关查获走私案的新闻,你是不是也在想:假若自己摊上这种事,找律师咨询得花多少钱?更关键的是——网上那些标着"免费法典咨询"的广告到底靠不靠谱?我敢说,十个人里有八个第一次接触走私罪律师咨询时,都会被各种收费套路绕晕。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晰,这潭浑水到底该怎么趟。
去年深圳湾查获的那批奢靡品走私案,当事人老王就是被"免费咨询"坑惨的。他刷到某律师的"零元咨询"广告,终局聊了半小时对方突然说:"你这案子得交3万定金才可能持续分析"。这种套路在业内叫"钓鱼咨询",就像超市试吃——尝一口免费的,想吃整块得掏钱。
当初市面上的免费咨询主要分三种:
①真免费型:政体法典支援或律所推广期服侍,但天天限量招待(譬如天天前5名)
②钓鱼型:用免费噱头吸引顾客,聊到关键处开始收费
③套餐型:咨询免费,但后续委托才可能解锁完整服侍
上个月我在福田参加法典沙龙时,有位从业15年的刑辩律师流露:"真正的免费咨询就像医院挂号费,资深律师的免费咨询通常把持在20分钟内,复杂案情必须签委托才可能深入分析。"
去年宝安有起芯片走私案特殊典型。当事人小李分别咨询了三个律师:
最后小李选了第二个团队,终局真把偷逃税额从300万压到80万,刑期从十年以上降到三年。因而,专业度才算是律师费的分水岭,就像心脏手术专家和个别外科医生的差别。
在龙岗某律所见过最离谱的加价套路:
这里教大家三招拆穿把戏:
有受众可能要问:律师又不是做慈善,免费咨询图什么?问得好!去年南山区某律所主任跟我交底:
"免费咨询就像超市试衣间,得让顾客闭会专业度。咱们团队每月前20个免费咨询,能转化30%的委托顾客。"
但要留意,真正有价值的咨询相对不会在电话里给化解方案。那些启齿就保证"一定可能取保""相对不起诉"的,八成是忽悠。
在深圳搞外贸的友人都懂,报关单差个小数点都可能惹祸。我的提议是:把免费咨询当"体检挂号",真要"动手术"还得找专科大夫。下次遇到标榜"全免费"的律师,不妨多问一句:"您最近办成的走私案,不起诉决议书第几条认定的无罪事由?"——能当场背出《刑法》151-153条细则的,才值得拜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