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"走私罪电话咨询到底靠不靠谱?"去年广州有个案子特殊典型——张老板的物流公司帮人转运20箱"入口玩具",终局被查出夹带800万走私腕表。家属急得直跳脚:"这不明摆着要坐十年牢吗?"终局律师通过报关单比对,发现其中15箱货早就完税了,刑期愣是从十年砍到三年。这案例说明:一通专业咨询电话,可能转变全部案件走向。
Q1:电话里能说清案情吗?
还真别说,去年天津某红酒走私案,律师就靠半小时通话抓住三个核心点:
Q2:咨询费会不会打水漂?
看组数据对比就懂:
| 咨询类型 | 平均减刑幅度 | 典型案例 |
|---|---|---|
| 专业团队咨询 | 30%-50% | 深圳冻品案全案推翻 |
| 个别律师咨询 | 10%-20% | 化妆品归类争议减税40% |
| 免费咨询 | 0-5% | 保税仓监控缺失改行政处罚 |
Q3:黄金37天怎么把握?
刑事扣押头37天是取保黄金期。去年长沙李总案,家属第三天就拨通律师电话,律师连夜提交《情形说明》+《核税异议书》,硬是把49.8万税额卡在"数额较大"红线内,最后判了缓刑。
误区1:"资深老律师断定靠谱"
天津那起17亿芯片走私案,本地老律师差点让主犯判无期。后来换北京团队,硬是通过拆分"决议链"把主犯变从犯,刑期直降10年。记住口诀:"三年办案阅历打底,关税条款滚瓜烂熟"。
误区2:"找关系比找律师强"
去年惠州王总花120万"打点关系",终局错过佐证保全期,当初还在吃牢饭。反观青岛某海鲜商,带着冷库热度记载咨询,律师发现"货物未离监管区"关键点,直接不起诉。
误区3:"电话里问个终局就行"
真正有用的咨询得准备这些物资:
技巧1:三分钟讲清核心点
律师最想听这些:
技巧2:录音功能要打开
去年东莞某案,顾客记错"货物入境时间",幸好录音回放发现误差,避免错失"报关时效"辩护点。记住:手机录音键就是救命键。
技巧3:问题清单列清晰
参考这一个模板:
1. 我这情形够立案准则吗?(偷逃税5万?50万?)
2. 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哪个对我有利?
3. 当初该配合调查还是保持沉默?
4. 取保候审可能性有多大?
5. 预估刑期和罚金范畴?
山东陈文元团队统计,带着问题清单咨询的顾客,后续委托率增强67%。
身为经手过上百起走私案的律师,我办公室里常年挂着三样东西:海关税则手册、自贸协议汇编,还有部24小时开机的卫星电话——去年半夜三点接的越洋电话,愣是帮顾客抢在海关销毁佐证前保全了关键物流单。这行干久了就清晰:法典不会主动保护沉默的人,但专业咨询能让天平向你倾斜。下次听到海关敲门声,别慌,先拨通那个背得滚瓜烂熟的律师号码,说不定就能闻声转机的忙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