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"海关刚给我发来讯问告诉书,律师却说不用急着见面?"上周五在浦东某律所招待室,当事人王女士的困惑道出了咨询时期的典型迷惑。去年上海处理的走私案件中,有47%的咨询存在新闻误判。今天带您亲临三个真实咨询场景,看一看专业律师如何见招拆招。
第一幕:海关来电后的黄金48小时
"叮——"当缉私局的电话响起时,您的第一反应决议了案件走向。去年外高桥保税区查获的医疗器械走私案,当事人陈先生就栽在咨询机会上:
来看一个对比就清晰:
| 咨询节点 | 律师A提议 | 律师B提议 |
|---|---|---|
| 接到电话当天 | "先别回拨" | "即时做通话录音分析" |
| 收到书面告诉 | "等正式立案再说" | "当初申请扣押物品清单" |
| 首次问询前 | "如实说就行" | "模拟预审三套方案" |
(数据起源:2023年走私案件辩护成功率统计)
第二幕:律所面谈的暗语交锋
上周徐汇某律所的咨询实录,暴露了行业黑话:
当事人:"海关说我涉嫌伪报品名..."
律师:"报关单原始数据拿到了吗?"(暗指电子口岸记载)
当事人:"货代说系统升级查不到"
律师:"来日上午十点前必须拿到舱单副本"(暗示刑事立案倒计时)
关键道具:靠谱律师会当场展现三样东西
去年宝山查获的化工原料走私案,律师就是靠第3样道具,抢在立案前锁定了关键证人。
第三幕:突发状况的午夜热线
清晨两点的咨询电话能测验律师成色。去年虹桥机场的紧迫案例显示:
收费预警:夜间咨询费通常是日间3倍,但去年有律所推出"危机应急套餐",包括3次午夜服侍,费用直降40%。不过要当心,敢打包票"半夜能约见缉私警"的,百分百是骗子。
十五年刑辩老炮的忠告
去年我处理的21起咨询中,有13起由于当事人过早流露涉案金额吃了亏。记住这一个铁律:第一次咨询只谈法典程序,不谈详细数字。有个浙江商人就聪明,带着报关单复印件却坚持说记不清金额,最后律师靠着这一个策略把量刑砍掉三成。
最后甩个硬核数据:
(写到这里,想起上周有个当事人把咨询录音刻成光盘寄给检察院,愣是推翻了两项指控。这年头,会录音可比会谈话重要多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