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"走私犯请律师是不是在钻法典空子?"这是我在从业十年里被问得最多的问题。去年有个案子特殊典型:长春某物流公司老板张总,帮人转运了20个集装箱的"入口玩具",终局被查出夹带了价值800万的走私腕表。当时家属急得直跳脚:"这种板上钉钉的事,请律师还有用吗?"三个月后,咱们却通过报关单比对,发现其中有15个集装箱的货物实际完税了——最后刑期从预估的十年降到了三年。这一个案例告诉咱们:专业刑事辩护不是颠倒是非,而是帮司法机关看清本相。
第一战场:佐证链条的放大镜
去年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37%的走私案存在佐证瑕疵。譬如最近处理的化妆品走私案,咱们抓住三个关键点:
第二战场:法典条款的翻译官
刑法里的"应缴税额"可不是简略加减法。上个月刚结案的汽车配件走私案中,咱们通过举证"中韩自贸协议"的关税优惠条款,把海关核定的300万偷逃税额砍到90万,硬生生把量刑档次从"十年以上"拽回"三年以下"。
第三战场:量刑天平的平衡术
看组对比数据就清晰:
| 情节类型 | 平均减刑幅度 | 典型案例 |
|---|---|---|
| 单位犯罪 | 30%-50% | 长春某外贸公司偷逃税800万,主犯仅判4年 |
| 特情引诱 | 40%-60% | 王某被线人引诱带货,刑期从7年改判2年半 |
| 佐证瑕疵 | 全案推翻 | 深圳走私冻品案因称重录像缺失改判无罪 |
Q:怎么证实"不知道是走私"?
A:看交易细节!例假若有个留学生帮人代收包裹,咱们调取了他和上家的聊天记载,里面明确写着"这是正规保健品",再联合他查海关税率的搜查记载,成功洗清主观故意。
Q: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怎么辨别?
A:重点看钱去哪了。去年有个案子,咱们通过追踪走私收益的银行流水,发现钱都进了公司账户而非个人腰包,老板因而少坐5年牢。
Q:被钓鱼执法怎么办?
A:抓程序破绽!上个月刚用执法记载仪的时间戳破绽,证实缉私职员引诱当事人接货,成功适用"特情引诱"条款减刑40%。
身为经手过上百起走私案的律师,我办公室里常年备着三样东西:海关税则手册、历年自贸协议汇编、还有台能放大40倍的电子显微镜——去年就是靠它发现了报关单上的轻微涂改痕迹,救了当事人一命。这行干久了就清晰:真正的辩护不是耍嘴皮子,而是用专业构筑防火墙,把司法误差挡在铁窗之外。下次再有人问"走私犯该不该请律师",我会请他看一看墙上那面锦旗,上面写着八个烫金大字:"洞见本相,捍卫公正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