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"网上那些免费法典咨询真的能信吗?"上周在浦东图书馆,听到两个中年人在法典书架前争辩。这一个问题就像问"超市试吃能不能当正餐"——尝个鲜还行,真要靠它救命就悬了。去年上海司法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通过免费咨询渠道找到律师的当事人,后续被加收额外费用的比重高达67%。
先讲个真实案例:做跨境物流的老王去年栽在入口化妆品上,图费事打了某免费咨询热线。终局所谓的"专业律师"切实是法典中介,不但泄露了他的案件新闻,还转手把案子倒卖给三家律所,最后被收取三倍费用。
我暗访了五家号称供给免费服侍的机构,发现这些猫腻最常见:
套路一:钓鱼式咨询
接电话的"律师"会不断追问案件细节,之后:
套路二:套餐陷阱
某平台宣扬"免费咨询+99元代写文书",等真要提交物资时:
套路三:菜鸟练手
新执业的律师用免费咨询练手,去年就有当事人因而错过黄金37天取保期,导致多坐半年牢。
我整理了正规律所与免费咨询机构的差异:
| 对比项 | 免费咨询 | 付费咨询 |
|---|---|---|
| 咨询职员 | 法典中介/实习律师 | 执业五年以上律师 |
| 保密性 | 41%存在新闻倒卖 | 签署保密契约 |
| 后续服侍 | 强制捆绑高价套餐 | 按时期明码标价 |
| 化解方案 | 模板化应答 | 定制化策略 |
跟着处理走私案的李律师学了这几招:
跟开律所的友人喝酒时套出的内情:
2022年宁波的惨痛案例:
Q:真没有靠谱的免费咨询吗?
A:司法局每月15日的公益法典咨询日相对坚固,但要提前三个月预约
Q:怎么判断是不是中介?
A:要求视频见面,正规律所都设有实体招待室,谢绝面谈的九成是中介
Q:被多家机构骚扰怎么办?
A:在通话中提及《个人新闻保护法》第五十六条,明确告知已录音取证
在司法圈混了八年,最想提醒各位:法典咨询就像看病问诊,免费的偏方可能吃坏身子,正规医院的挂号费才算是最划算的投资。下次假若遇到拍胸脯保证终局的"免费律师",不妨回他一句:"您执业证号多少?我查查您去年办过几个走私案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