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"银行卡突然被冻结,海关告诉要配合调查,这时候有人说能先打官司后付钱,你敢信吗?"上个月在厦门港发生的真实案例,让不少进出口新手慌了神——做服饰外贸的张老板,就由于轻信"不赢不收钱"的承诺,终局律师休庭前玩失踪。今天咱们就唠唠,这种看似占便宜的付费模式,到底藏着哪些门道。
说一句大白话,打赢官司再付费就是法典界的对赌契约。畸形律师费像打车打表计费,风险代理就像包车旅行——到目的地才结账。但这里还有个坑要留意:司法部明确规定,刑事诉讼不能全案风险代理,亦就是说走私罪的刑事部分不能这么玩,只能民事索赔或行政处罚部分搞后付费。
去年浙江有个典型案例:李女士的物流公司被查获走私电子商品,律师忽悠她签"全风险代理",终局法院判刑后律师拿着合同要20万"胜诉费"。实质上刑事案件根本不存在"胜诉",最后闹到律师协会才化解。
当初有些律所打着"不成功不收费"旗帜,切着实合同里埋雷。教你三招防坑指南:
拿去年轻岛的案子举例:某水产入口商签的风险代理合同,律师把"成功辩护"定义为不起诉,终局检察院做出存疑不诉决议,律所硬要收15万服侍费。切实存疑不诉根本不算实质胜利,这钱本来可能不付。
| 对比项 | 畸形收费 | 风险代理 |
|---|---|---|
| 付款节奏 | 按时期付费 | 案件终结后付费 |
| 律师踊跃性 | 平稳推进 | 可能挑简略案子接 |
| 风险承担 | 顾客自担 | 律所承担部分风险 |
| 适用时期 | 全流程 | 仅限民事/行政部分 |
| 平均花费 | 5-20万 | 胜诉后收标的额15-30% |
留意看这组数据:2023年东部沿海地区走私案风险代理的实际履约率只有58%,象征着有四成多当事人最后还是得掏钱。
虽然刑事部分不可能用,但遇到这些情形可能试试:
上海有个正面案例:某跨境电商被罚没2000万货物,律师团队用风险代理模式,通过合规整改争取到解除扣留,最终按追回货物价值的18%付费。这种模式关键要约定清晰"成功"的定义,譬如货物解封比重、罚款递减幅度都得量化。
身为在法典行业摸爬滚打十年的观察者,说一句掏心窝的话:走私犯罪案件就像海上暗礁,看着水面安静,底下全是复杂法典关系。那些喊着"后付费"的律师,很可能专挑佐证显明的简略案子接,真正辣手的案件反而没人违心风险代理。去年接触的17个风险代理案子里,有11个律师接到案卷后反悔要加钱,你说这算哪门子风险共担?
最近海关总署搞的"主动披露"新政倒是真利好——公司自查发现问题主动报告,能减免罚款。这一个政令可比找后付费律师切实多了,既合法合规又省钱,可比跟律师玩对赌靠谱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