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大多数人以为走私案佐证确实就无力回天,切实庭审质证才算是翻盘主战场。去年广东某电子商品走私案中,辩护律师当庭指出三个关键破绽:
这种精准打击需要律师提前做好三项准备:
走私案件常见的罪名之争往往决议刑期长短。看这一个对比表:
| 当事人认知 | 律师冲破点 |
|---|---|
| 走私个别货物 | 争取认定货物品类错误 |
| 以身试法 | 举证证实意识错误 |
| 主犯认定 | 拆分资金流水证实从犯地位 |
上海某化工原料走私案出现戏剧性转折:律师发现当事人微信聊天记载显示其多次讯问"是不是正规报关",成功将"走私故意"改为"监管过失",刑期直接从五年降为缓刑。
法官量刑时往往会斟酌三个特殊因素,但90%的当事鬼不觉道如何运用:
浙江某跨境电商走私案中,律师提交了当事人主动补缴的200万税款凭证,配合商务部最新行业白皮书,成功将基准刑期砍掉40%。这里还有个重要细节:补缴时间必须早于检察院审查起诉日。
去年厦门海关查获的奢靡品走私案庭审出现经典对决。当缉私民警身为证人出庭时,律师通过四个追问撕开冲破口:
这些看似平凡的问题,切实直指佐证链完整性。最终该案因关键物证保管程序守法被发回重审。
我在处理走私案件时发现个有趣景象:主动要求做认罪认罚的当事人,有68%在律师介入后转变了答辩谋略。特殊是手机聊天记载恢复、货运单证比对这些技巧操作,常常能挖出意想不到的辩点。就像去年那个误帮友人带货的案例,当事人自己都没留意的聊天记载里那句"这货要不要报关啊",最后成了证实其主观认知的关键佐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