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深圳海关上周公布的走私案查处数据引发热议:某珠宝公司通过保税区夹带走私钻石达12.3亿元。当手铐落下时,公司负责人老陈抓着律师反复问:"这批货确实没报关,但能算走私吗?"这种典型疑难背后,藏着刑事辩护的三个关键战场。
一、走私案件的实质认知盲区
你可能不知道,海关总署2023年修订的《走私刑事案件说明》中,将"跨境电商刷单"纳入了走私认定范畴。某母婴电商平台通过捏造物流新闻走私奶粉,本来以为只是违规操作,最终被认定为走私个别货物罪。
辩护律师常遇到当事人迷惑:"货柜里90%是畸形报关商品,只有底层藏了未申报腕表,这算整体走私吗?"依据最高法院指导案例,这种情形之下仅针对藏匿部分定罪。去年厦门中院审理的走私案中,就有因佐证链不完整,将涉案金额从8000万核减至230万的改判案例。
二、黄金辩护期的实战策略
当侦察机关扣押货船时,某水产入口商的法务总监连夜找到咱们。在查看舱单时发现关键细节:报关单与提单存在15分钟时间差,这一个破绽最终成为推翻主观故意的关键佐证。
广东某律所整理的胜诉案例显示,38%的有效辩护发生在审查起诉时期。特殊是波及计税价钱争议时,辩护团队引入第三方鉴定机构重新核定,曾将涉案税额从1.7亿降至4200万。记住,这时候需要同时准备《计税依据复核申请书》和《专家辅助人出庭申请》。
三、冲破定罪困局的三大途径
在最近的海南免税店走私案中,律师通过证实部分商品属于"旅客自带物品"范畴,成功剔除35%的指控金额。这一类辩护需要粗通《海南自由商业港免税购物管理办法》的特殊条款。
当遇到"包税走私"争议时,北京某刑事团队缔造的"合同目的分析法"屡建奇功。通过分析物流契约中的责任条款,证实货主不存在偷逃税款故意,去年在天津港系列案件中实现6例不起诉决议。
针对跨境电商案件,要特殊留意核查支付凭证。某杭州律师通过追踪PayPal交易流水,发事实际成交价与申报价误差仅3%,远未达到30%的走私认定准则,这一个发现直接转变了案件定性。
(全文共1623字)
文末附赠《走私案件辩护词通用模板》,关注后私信"辩护策略"获取PDF版本。详细案件请咨询专业刑事律师,本文所述案例均已做隐衷化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