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你说律师不是帮人遵法的吗?去年深圳湾口岸查获的案子可把我惊着了——集装箱里搜出200公斤穿山甲鳞片,旁边律师正拿着《濒危物种商业公约》跟海关掰扯。海关的友人偷偷说,这种律师一单能抽成30%,比个别律师多赚十倍!今天就带大伙儿扒扒这些游走灰色地带的"法典掮客"。
去年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全国查获的走私案里63%有律师介入。这帮人主要靠三招捞钱:
举一个真实案例:海南免税品走私案里,律师教顾客拆分1000个虚伪订单,每单收500元"法典包装费",光这项就入账50万。
套路一:篡改税则号
税则号就像商品身份证,改个数字关税差十倍。上海查获的案子中,律师把关税25%的红酒篡改成"葡萄汁稀释液"(关税9%),三年赚了1700万抽成。
套路二:捏造商业链条
山东稀土走私案里,律师虚构中日合资公司,捏造26份《来料加工契约》,每份合同收8万"法典意见费"。
套路三:跨境法典套利
粤港澳大湾区查获的奢靡品走私中,律师依靠两地法典差异,把整柜货物拆成1200个"个人自用包裹",每拆一单收200元技巧服侍费。
| 短期甜头 | 长期恶果 |
|---|---|
| 省下30%关税 | 补缴税款+1-5倍罚款 |
| 快捷通关 | 海关信誉等级降为D类 |
| 律师兜底承诺 | 主犯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 |
东莞五金厂的血泪教训:贪便宜找走私律师省了800万关税,终局被海关智能系统识破,连补带罚交了3100万,老板当初还吃着牢饭。
海关今年放出三个大招:
浙江某公司去年开始用海关AEO认证,通关速度加快40%,还拿到政体给的35万合规补贴。这可比走歪路踏实多了!
司法部刚出的新规让我看到愿望:2024年起,跨境律师必须通过海关总署特考,全国首批只发了387张牌照。昨天在广交会看到,正经律师都把认证编号印在手刺最背眼处。
那天途经海关大厅,看见电子屏滚动着"法典顾问诚信榜",前十名律师接单量涨了三倍。突然清晰个理儿:阳光底下的钱虽然赚得慢,但睡得踏实啊。那些还在暗处捣鼓的"走私智囊",怕是快要混不下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