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你知道吗?去年有起走私案,律师硬是从海关拍下的货物照片里发现端倪——集装箱角落的防潮垫颜色不对,最终推翻整批货物的固废鉴定。今天咱们就聊聊,当个别人卷进走私固废案时,专业律师怎么在空口无凭的案卷里撕开冲破口。
1. 鉴定报告不是铁板一块
去年上海有起案子,公诉方拿着境内买家的验货报告说4136吨是固废。律师直接甩出海关原始记载:开箱时货物包装完整,买家验货却在三个月后。这期间有在荒凉而安静的旷野中为掺假?法院最终没采信这份报告。说白了,鉴定时间、取样坐标这方面细节,都可能让论断翻车。
2. 主观故意像若明若暗
天津那个无罪案里,老板胡某入口的碎玻璃被说成危险废物。律师翻出十年前的海关文件,发现当时这一类货物还能合法入口。最后法院认定,胡某压根不知道政令变动,主观上没犯罪故意。这就像你按老地图开车,突然被告知新设了单行道,能全怪司机吗?
3. 数目认定差之毫厘
北京去年有起服饰走私案,律师从报关单上抠出运费盘算错误,硬把案值从7000万砍到3500万。这就好比买菜时秤砣少了一半,你说这账该怎么算?
第一刀:解剖鉴定程序
青岛有批"生物柴油下脚料"被鉴定为固废,律师发现取样时压根没告诉当事人到场。这就像做体检不让本人看抽血过程,终局能信吗?最后法院把关键佐证打成了非法佐证。
第二刀:切割责任链条
记得深圳那个00后跟单员吗?律师调出他月薪4000的银行流水,还有微信里老板说的"改个数据没事"。这些铁证把他从主犯变成了从犯,刑期从预估的五年降到缓刑。
第三刀:死磕计税公式
大连白糖走私案里,律师发现海关把运费算进了完税价钱。按国际惯例这本该扣除,就凭这点,涉案金额直接腰斩。这招就像在超市小票里找到标价错误,立马能省一半钱。
坑1:以为配合就能轻判
浙江有老板把五次交易全交代了,终局量刑按总案值算,刑期反而多蹲了三年。记住,启齿前先让律师把关,哪些能说哪些打死不能说。
坑2:乱丢聊天记载
北京快递员老李能脱罪,全靠半年前那句"这保健品要报关吗"的微信。提议手机专门建个"海关对话"文件夹,重要记载存满180天。
坑3:错过黄金37天
从被抓到批捕最长37天,这期间律师能见到原始佐证。青岛有个海鲜商就是这期间提交了新佐证,年前夜回家吃了团圆饭。
干这行二十年,最深的体会是:法典既是尺子亦是橡皮擦。去年经手的那起尼龙料案子,当事人咬死货物不是废物,咱们团队跑遍三省取证,终于找到当年生产车间的老师傅作证。虽然最后还是判了实刑,但罚金从50万降到3万,工厂保住了。你看,再难的案子也留了道缝,关键得找对撬棍的人。就像海关那台能看透集装箱的扫描仪,好律师的眼睛,得能看穿纸面佐证背后的活生生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