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清晨两点的甲子港,老林攥着被海风吹烂的合同蹲在码头,价值300万的海商品在集装箱里发臭。船东突然加收10万"清关费",不然就扣着货柜不让卸。这种要命的场面在陆丰海运圈每月至少演出20次,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,遇到这种死局该怎么破。
上个月碣石镇王老板就栽了大跟头:签合同时没留意"港口拥挤附加费"条款,货到香港被船公司多收8万。教你三招急救:
特殊提醒:陆丰法院去年数据显示,83%的纠纷输在"没及时固定佐证"。船东要加价时,记得打开手机录音再说"咱们再商量"。
在金厢镇打听了一圈,发现海运律师收费从3万到30万都有。教你用买菜思维挑律师:
去年有个典型案例:律师从船老大记账本里找出重复收费记载,帮货主追回47万。这种土办法,可比死磕法典条文管用多了。
跟陆丰二十个船老大喝过茶,总结出黄金条款:
血泪教训:某公司去年没写清晰"装卸时间",终局多付了11万压港费。当初聪明老板都加这句:"装卸超24小时,超时部分船东承担50%"。
存好这三个号码关键时能救命:
上周乌坎港有批货被扣,老板打通船东协会电话,三小时就谈成"先卸货后争议"。记住,在粤东海运圈,人情比法典走得快半步。
在汕尾跑了十几年船,发现个有意思的景象:会讲福佬话的律师,化解纠纷成功率高出三成。倒不是方言有多重要,而是能跟船老大蹲在码头吃擂茶谈事的律师,往往能找到合同里没写的化解办法。下次找律师,不妨先请他吃碗牛肉饼汤,聊爽了再谈正事——这招在陆丰比什么法典条文都好使,您说是不是这一个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