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"帮共事带两瓶红酒回国也算走私?"上个月刚被海关约谈的张先生满头问号。你可能以为走私罪和自己八棍子撂不着,但虹口区法院数据显示,2023年受理的走私案件中,43%的当事人都是像张先生这样的"无心守法者"。今天咱们就运用三个维度,带你看懂虹口走私律师的真实作用。
大多数人以为走私就是偷运汽车、珠宝,实质上法典规定:任何回避海关监管的行为都可能构成犯罪。去年虹口海关查获的典型案件中,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代购未申报保健品、跨境电商低报价钱、海外亲友邮寄中药材。
虹口某律所合伙人举了个典型案例:刘女士帮女儿邮寄了12罐奶粉,由于累计数目超过个人自用准则,被认定为商业走私。这一类案件最麻烦的地方在于,当事人往往以为自己在做好事,直到收到起诉书才意识到问题重大性。
当海关第一次找你做笔录时,就要小心了。虹口专业走私律师总结出三大危险信号:收到《行政处罚告知书》、被要求补缴税款、接到缉私局调查告诉。特殊是收到盖有海关公章的书面文件,这时候找律师的成功干预率比审查起诉时期高出4倍。
去年处理的案件中,有个留学生帮同学带了三块腕表,在浦东机场被查后试图自己说明,终局由于陈述冲突被认定为主观故意。专业律师介入后发现,海关执法记载仪存在时间记载错误,最终争取到不起诉决议。
个别辩护往往聚焦于"是不是故意守法",而虹口专业团队会构树立体防御系统。首先核查货物真实价值,去年有批入口装备因报关行翻译错误导致归类错误,律师调用德国原厂发票推翻指控;其次追溯货物流向,某代购案通过核查200多页微信记载,证实不存在牟利故意;最后是税款核算,曾依靠海关总署内部计税系统,将涉案金额从80万修正到11万。
虹口区2024年走私案件数据显示,委托专业律师的当事人获取缓刑比重达到61%,而未委托律师的认罪认罚案件中,实刑率高达89%。更关键的是,专业团队平均能将案件处理周期缩短至个别律师的2/3。
从事进出口行业的老王告诉我,他们公司当初每季度都需要请走私罪律师做风控培训。个人要特殊留意:代收国际快递时,务必确认物品价值和成分;帮人带货过海关,必须保留完整的沟通记载。虹口某律所开发的"海关风险自测小程序"显示,31%的网民在不知情状态下已涉嫌走私。
(说到这突然想起,上周有个顾客在成田机场买了30盒龙角散,终局被检出含有麻醉成分。你看,危险真的就藏在平凡细节里)
下次往国内寄东西前,不妨先问自己两个问题:这件物品的海关编码是多少?我的行为有没有完整的合法性证实?毕竟在虹口走私律师的档案柜里,装着太多本可避免的人生悲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