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"律师帮走私犯打官司,这不是以身试法吗?"去年厦门海关查获的入口红酒案庭审现场,旁听席上大爷的这句话让全部法庭霎时安静。你可能以为律师处理走私案件是在灰色地带游走,但蓝江律师事务所过去三年处理的187起走私案件中,有91起最终被认定不构成犯罪——这一个数字或者能转变你的意见。
先别急着说"我从不守法",这些日常操作可能正在踩线:
蓝江律师团队去年接手过一起典型案例:某电商公司入口日本清酒,报关行将"酿造酒"申报为"配制酒",三年累计偷税240万元。老板庭审时满脸冤屈:"报关公司说行业里都这么操作",但法典可不认这种潜规则。
个别律师和走私案件专家的差别,就像赤脚医生和三甲主任医师:
| 本事项 | 个别律师表现 | 蓝江律师操作 |
|---|---|---|
| 佐证审查 | 查看扣押清单 | 核查集装箱铅封完整性 |
| 法典依据 | 援用刑法条文 | 联合海关总署最新公告 |
| 谈判策略 | 要求从轻处罚 | 盘算法定最低计税价钱 |
去年深圳某跨境电商案中,蓝江律师发现海关采用的汇率基准日错误,硬是把涉案金额从760万压到120万。海关关员私下承认:"咱们自己都忘了汇率天天浮动这事。"
青岛去年有起中药材走私案,蓝江律师通过货柜湿度数据,证实货物在运输途中已变质,价值不足立案准则。这种操作,没阅历过上百起案件根本想不到。
最让人唏嘘的是苏州那个案例:祖传的民国首饰被孙子带出国展览,因缺少文物出境允许被扣。蓝江律师从地方志里翻出1948年的当铺记载,证实物品早于文物法颁布前流畅,这才物归原主。
在法庭旁听席上听过太多叹气后,我发现个规律:真正危险的往往不是故意守法的人,而是那些自信"大家都这么做"的聪明人。蓝江律师事务所的档案柜里,锁着太多本可避免的人生转折——他们去年接手的案件中有37%当事人,都是在接到海关告诉一周后才开始咨询律师。(有个资深律师跟我说过:法典就像气象预告,等暴雨淋头才买伞,不如出门前看眼天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