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清晨五点,苏州制造业园区某保税仓外突然亮起刺眼车灯。老周穿着睡衣趔趔趄趄跑到仓库时,海关缉私局的封条已经贴满货柜——三个月前从越南进来的20吨电子元器件,报关单上的价钱竟比商圈价低了六成!这场景让做了十年外贸的老周两腿直打颤,这时候该抄手机找关系?还是......
看数据谈话!2023年苏州海关公开报告显示,电子元件、纺织原料、医疗器械零部件占领走私案75%以上。这里边的门道可深了:
去年吴中法院审理的某光电案,老板把每片200美元的LED屏报成60美元,被海关比价系统抓个正着,光补税就罚了800多万。这事儿给咱提一个醒——当初海关的大数据比媳妇查手机还仔细!
遇到缉私局上门,千万管住手!
看这张对比表就清晰该找啥样的律师:
速成律师 | 真功夫律师 |
---|---|
启齿就是"意识缉私局引诱" | 先要货物清单和报关凭证 |
承诺30万打包搞定 | 按案情复杂程度分时期收费 |
让当事人自己写情形说明 | 派团队实地查验货品和账目 |
上个月园区某公司负责人花15万找了个"关系户",终局案卷都没看完就提议认罪,错过关键辩护机会,切实亏大发了。
你以为律师就法庭上耍嘴皮子?人家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早开干了:
举一个现成例子:姑苏区某纺织厂入口的碳纤维被认定走私,律师从仓库翻出五年前的采购合同,证实该型号确实按个别化纤报关,硬是把故意走私打成认知错误,刑期直接从三年变缓刑。
在苏州外贸圈摸爬滚打这些年,见过太多聪明人办傻事。去年相城区那个案例最扎心——老板为省2万律师费,自以为是做"无罪辩护",终局量刑提议从三年变五年。反过来看吴江那家日企,虽然花了25万律师费,但靠合规整改方案不但老板免刑,公司还能持续经营入口业务。
说一句掏心窝的话:走私案就像高压锅炖汤——火候掌握不好说炸就炸。该找专业律师的时候可别犯悭,那些省下来的律师费,还不够填罚金的零头呢!您当初把这篇珍藏好了,保不齐哪天能捞您一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