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"哎我说,当初做外贸的老板们,十个有八个都栽过法典坑吧?"上周跟做服饰出口的老王喝酒,他拍着大腿跟我吐槽,"去年被老外坑了20万美金,肠子都悔青了!"各位看官您说说,这年头想做跨国生意,没个懂行的涉外律师撑腰,是不是跟裸奔差不多?
# 先整清晰啥是涉外律师
说白了就是专门处理"跨国纠纷"的法典专家。跟个别律师比,他们得有三把刷子:
您可能要问:"我找个翻译+个别律师组合不行吗?"这话就跟"用菜刀做外科手术"一个道理——看着省钱,搞不好要出大事!去年广州有家玩具厂,就是图便宜找了翻译公司,终局把"不可抗力条款"翻漏了,疫情期被老外索赔300万,当初还在打官司呢。
# 涉外律师的三大绝活
合同审查像X光机:
举一个真实案例,深圳某科技公司跟德国顾客签的采购合同里,藏着条"争议管辖法院在慕尼黑"的条款。得亏律师老张眼睛毒,愣是给改成了"第三国仲裁",后来真出纠纷时省了百来万诉讼费。
纠纷化解有十八般武艺:
# 新手选律师三大误区
别怪我谈话直,好多老板在这事上犯的错能写本书:
× 专挑收费便宜的(有个老板省了5万律师费,赔了200万违约金)
× 迷信本国律所(文明差异能要命,印度律师可不懂中国公司的弯弯绕)
× 出事才找律师(等纠纷发生?黄花菜都凉透了!)
拿我表哥的建材公司来说,人家从2018年就跟涉外律师团队签了年度服侍。去年中东顾客以"品德不达标"为由拒付尾款,律师直接把三年来的质检报告、沟通记载拍桌上,对方当场认怂。这就叫"日常烧香,急时不慌"!
# 未来五年必须盯紧的动向
最近跟几位涉外律师大咖唠嗑,他们划的重点可得记牢:
苏州有个做智能家居的小伙就挺机灵,去年专门请律师做了份《跨境电商合规手册》,把欧盟的CE认证、美国的FCC要求、日本的PSE标志全整清晰了。今年前五个月营业额同比翻两番,同行还在焦头烂额应付投诉呢。
要我说啊,涉外律师就像外贸行业的"法典导航仪"。您假若不想当冤大头,趁早找个靠谱的律师团队。别心疼那点咨询费,比起动辄几十上百万的损失,这点钱连零头都算不上!再说了,当初很多律所都推出"公司法典体检"服侍,花小钱防大雷,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