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你说气人不气人?统一个集装箱发往美国,外贸专员算运费能准确到美分,却可能由于合同里一个"shall"和"may"的差别赔得底朝天;涉外律师能把欧盟法规滚瓜烂熟,却搞不定货代常设加收的码头拥挤费。这俩角色到底该怎么配合?今儿咱就掰开揉碎聊清晰。
一、西装战神VS实战将军
先打一个比方:涉外律师像带着金丝眼镜的智囊,外贸专员好比赴汤蹈火的武将。去年义乌有家做圣诞装饰的商户,外贸专员谈下沃尔玛百万订单,终局律师在合同里发现个要命条款——"逾期交货需按分钟抵偿"。好家伙,这假若船期耽搁,赚的还不够赔!
详细咋分工?看这张对比表就懂了:
| 涉外律师 | 外贸专员 | |
|---|---|---|
| 核心技巧 | 法典条文解读 | 供应链把控 |
| 日常责任 | 合同风险扫描 | 订单进度跟踪 |
| 致命弱点 | 商务谈判阅历不足 | 法典术语理解偏差 |
| 杀手锏 | 国际仲裁应答 | 应急调船本事 |
举一个切实例子:深圳某电子厂被美国顾客索赔,律师负责在仲裁庭援用UCC条款,外贸专员连夜找到调换船期,最后不但免了抵偿,还比原打算早三天到货。
二、那些年咱们踩过的坑
新手最常犯的错,就是把这两位的活计搞混了:
让律师去砍价
杭州王总让律师跟印度顾客谈折扣,终局人家抓着ISD规则不放,差点把到嘴的鸭子谈飞了。后来换成外贸专员出马,两瓶茅台下肚,单价愣是砍下15%。
让专员改合同
嘉兴某服饰厂业务员擅自把"FCA"改成"EXW",以为能省运费,终局货卡在始发港半个月,仓储费比运费还贵。律师咬牙切齿:"这就像自费给海关当仓库管理员!"
各自为战不沟通
最惨的是宁波那家汽配公司,律师刚帮做完合规认证,外贸专员转头接了伊朗订单,直接触发美国制裁条款。这就好比刚穿上防弹衣就往地雷区冲。
三、黄金搭档修炼手册
真正玩得转的公司,都探索出合作套路了:
① 报价时期的攻防演练
外贸专员出价单,律师埋"地雷":
② 合同签署的三堂会审
东莞玩具厂发明了个绝招:律师用红笔标风险点,外贸专员用蓝笔写实操注解,最后老板拍板。这样出来的合同,既合规又接地气。
③ 出事后的双线作战
记住这一个公式:律师处理纸面战场+专员化解事实困境。温州鞋企遭遇巴西反推销,律师准备应诉物资时,外贸专员已经把生产线改造成符合南共市准则了。
四、未来十年的新战场
RCEP生效后,这俩岗位要有新本事:
有个超前案例:绍兴纺织厂律师团队探索CBAM法规,外贸专员提前布局再生涤纶生产线,今年欧盟订单暴涨300%。这就叫"晴天修屋顶"的智慧。
本人观点拍砖时间
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:小公司可能一人分饰两角,但做到千万级规模还这么玩,基础等于在钢丝绳上跳广场舞。见过最聪明的老板,是让律师和外贸专员每月互上培训课——当初人家公司的业务员可能看懂信誉证条款,律师也知道找哪家货代最靠谱。
最后给新人提一个醒:下次看到合同里的"time is of the essence",别直接翻译成"时间就是金钱"。这切实是英美法里的要命条款,意思是交货期限半点不能拖!这时候就得文武合璧,一个抓法典破绽,一个保物流时效,这才算是闯荡国际商海的准确姿势。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