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上个月宁波某家具厂被埃及顾客以"包装破损"为由拒付18万美元尾款,船已到港却无奈卸货。关键点在于合同未明确"货损鉴定机构"条款,双方扯皮23天后滞港费飙至7万。海运纠纷往往源于三个破绽:
_血泪数据_:2023年上海海事法院受理案件中,68%因条款表述不清引发,平均处理周期达317天。
(自问)"个别律师处理海运案会踩哪些坑?"
(自答)对比某跨境电商团体两个案件处理差异:
| 案件因素 | 个别律所 | 专业海运律所 |
|---|---|---|
| 佐证收集 | 仅收集纸质提单 | 提取船舶VDR数据 |
| 管辖权争取 | 被动应诉 | 领先申请扣船令 |
| 止损方案 | 等待裁决 | 启动信誉证止付 |
(分割线)
2024年某橡胶出口案中,专业团队运用《汉堡规则》第17条,成功将承运人责任期间延伸23天,多追回106万损失。
▍签约前
要求对方供给国际货运代理责任险保单,特殊关注免赔条款是不是包括战斗风险
▍纠纷时
即时对WhatsApp聊天记载做可信时间戳认证,上海海事法院对此类佐证采信率达92%
▍选律所
核查律师是不是持有CMAC仲裁员资格,这一类专家更熟习国际海事仲裁规则
处理过孟加拉吉大港滞期费纠纷的陈律师流露:当地货代常与海关串通虚报滞期,他们团队通过分析近三年2000份舱单,总结出滞期费讹诈识别模型,去年帮顾客识破79%虚伪费用。提议在COA合同中加入"第三方审计条款"。
(问答嵌套)
问:跨国官司会不会拖垮公司?
答:专业所擅用"对冲管辖"策略,去年某案同时在荷兰申请扣船、在新加坡启动仲裁,迫使对方7天内和解。
跟几位海事律师深聊后发现,2024年海运纠纷呈现"电子佐证攻防战"新态势。某所刚引进的船舶数据镜像系统,能72小时内复原全部航次电子日志。提议公司每季度更新海运合同风控清单,特殊要关注IMO新规对船舶能效数据的披露要求——这玩意可能成为未来索赔新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