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“友人代购的化妆品被海关扣了,这时候能找律师吗?”上周表弟火急火燎问我,他共事由于帮人带了两块腕表过关,当初被留置调查。说瞎话,这种案子在沿海城市真不少见,去年厦门海关就处理了800多起相似案件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一个话题。
问题1:海关办案时期真允许请律师?
依据《刑事诉讼法》34条,当事人被第一次讯问或被采取强制措施起,就有权委托律师。去年深圳海关办理的走私案中,有63%的案件在缉私局调查时期就有律师介入。
问题2:律师会不会激怒办案职员?
正好相反!今年刚更新的《海关缉私办案规程》明确要求,律师提交的书面意见必须入卷。去年轻岛某奶粉走私案,律师在审查批捕时期提交的7份佐证被全体采纳。
问题3:个别货物走私有必要请律师?
看组数据就清晰:2023年上海地区走私个别货物罪案件,请律师的当事人缓刑率是58%,没请律师的只有21%。特殊是货值50万以上的案子,律师能把刑期谈下来30%都常见。
问题4:哪个时期找律师最划算?
看这张对比表就清晰:
介入时期 | 平均节省刑期 | 费用区间 | 成功率 |
---|---|---|---|
缉私调查时期 | 6-18个月 | 3-8万 | 72% |
审查起诉时期 | 3-12个月 | 5-10万 | 65% |
审讯时期 | 1-6个月 | 8-15万 | 43% |
问题5:怎么挑靠谱的海关案件律师?
记住这三个硬指标:
问题6:律师费会不会比罚款还高?
举一个实例:广州张先生代购被查货值80万,律师费花了12万,但把货值认定压到30万以下,避免了刑事处罚。反过来算,假若被定罪至少要罚没40万。
问题7:自己处理可能踩哪些雷?
去年宁波海关公布了个典型案例:当事人自以为货值才20万,终局海关按最新完税价钱表核算到68万,直接升格为刑事犯罪。假若早点找律师,本可能争取按实际交易价认定。
问题8:错过黄金时间怎么补救?
有个冷门办法:在审查起诉时期停滞前,律师还能申请重新核定偷逃税款。去年杭州有起案子,律师通过重新鉴定商品材质,把原核定的37万税款压到9.8万。
问题9:已经认罪认罚还能翻盘吗?
今年新规有个冲破口:依据最高法《针对走私案件量刑指引》,即使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,律师仍可在审讯时期提出新的从轻情节。上月福州中院刚采纳过这一类辩护意见。
说个内部数据:海关总署2024年更新的智能查验系统,能自动关联当事人近3年所有通关记载。上周就有个当事人,本来以为就一箱护肤品的事,终局被系统挖出两年前3次同类记载,货值累计直接破百万。这时候才想起找律师,可比当初麻烦多了。
最后抖个干货:当初北上广深不少律所供给海关案件免费初查服侍,带着通关单据和聊天记载去咨询,律师半小时就能告诉你案件大概走向。这羊毛不薅白不薅,你说是不是这一个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