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
  • 收藏网站

全国服务热线/微信:

15380780880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行业资讯 > 行业新闻

海关突袭查扣货物时辩护律师在查什么?

更新时间:2025-09-25 10:00:01|阅读:


那天早上八点,虹桥商务区某物流公司突然冲进十来个海关稽察,三小时内拷走了全体硬盘和报关单据。这种场景下,辩护律师到现场第一时间该抓哪些要点?去年上海口岸查获的走私个别货物案中,37%的辩护冲破口藏在当事人忽视的细节里。


场景一:报关单和实货对不上怎么办

上周浦东机场扣下一批申报为"塑料玩具"的货柜,开箱却是精致仪器整机。这种要命关头,律师会采取三步骤急救:

  1. 封存原始采购合同:立刻冻结ERP系统数据防止篡改
  2. 比对数年税号记载:去年同款商品是不是畸形清关
  3. 启动归类争议程序:在《税则》第90章找有利注释

重点要查报关行用的哪个版本税则,2024年新版税则有87个税号调整。某汽车配件入口商就因报关行运用过期税则,把本应归入8708的整机错报成7326,律师抓住这点直接推翻走私故意认定。


场景二:海关货值认定迥异怎么破

上个月首都机场那批被认定为500万的入口服饰,律师介入后发现关键破绽——海关用天猫旗舰店售价盘算完税价钱,这显明违反《审价办法》第五条。准确操作应是:

  • 调取境外信誉卡开销记载佐证真实成交价
  • 申请查看海关价钱数据库比对相同货物价钱
  • 引入独立第三方评定报告

记得2022年深圳那起红酒走私案吗?律师找到酒庄给其余顾客的报价单,证实当事人拿的是经销商折扣价,货值从1800万直接砍到620万。


场景三:跨境电商模式下的责任切割

当初很多老板栽在"保税仓一日游"模式上,去年广州查的奶粉走私案就是典型。律师想要破局必须搞清晰:
推单占比是不是超30%:超过即可能被认定商业走私
物流新闻是不是三单对碰:支付单、订单、物流单
系统有无自动改价功能:这直接证实主观故意

有律师团队通过解析跨境电商平台API接口日志,发现价钱异样波动是系统故障导致,成功洗脱当事人刑事责任。这操作值得借鉴。


场景四:海关追溯三年怎么应答

前天有个宁波顾客急疯了,海关要追查他2021年的入口记载,这种情形律师必定核查两点:

  1. 原始合同约定的价钱条款:是FOB还是CIF
  2. 汇率换算基准日:用入账日还是报关日汇率
  3. 资金流水是不是闭环:境外收款方与合同是不是一致

重点看当时适用的税率版本,2023年集成电路关税从5%降到3%,某公司被追征税款时,律师抓住税率追溯适用错误,少补了300多万。


我在海关缉私局看过太多聪明人干傻事——有老板当场删除手机聊天记载终局被定覆灭佐证,也有财务经理主动交出加密硬盘争取从宽处理。说到底,走私有三个本相:海关税则每年变,报关行的失误可可能让你背锅,笔记本里的邮件记载比口头说明管用一百倍。记住,好律师看到查封清单时,眼睛盯的永远是第四页附注栏里的小字批注。
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