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你柜子里的入口红酒突然被海关扣了,手机嗡嗡震个不停——报关行说兴许会波及走私,这会儿该不该找律师?先别急着转咨询费,咱们把这行当的门道摸清了再说。
去年深圳盐田港有个真实案例:某公司入口的5吨咖啡豆,由于申报成"食物原料"被查。切实这玩意儿按"烘焙制品"归类税差可能达到12%,老板吓得连夜要飞去打点关系,终局专业律师花了三天时间,拿着《税则注释》去找海关归类科重新认定,最后补缴8万税款就完事了。
三个关键动作决议了案件走向:
这会儿突然想起来,假若货值不高是不是不用找律师?上个月厦门刚有个案例,价值3万的母婴用品被扣,当事人自己跑了三趟海关没化解,最后律师发个律师函,两周就给放行了。你看,专业的事还是得专业的人办。
咱们拆开来来看一个清晰:
去年宁波某机械入口案就是典型:律师先是推翻海关的完税价钱认定,接下来抓住查验录像缺失的程序破绽,最后把当事人从可能判三年的处境拉到行政处罚。全程花了22万律师费,但省下的是370万税款和免去刑事责任。
千万别信"找关系比找律师快"的鬼话。广州黄埔港去年曝出的案子,某货代花20万打点海关职员,终局事件没办成钱也退不回,最后律师介入时反而由于行贿情节让案件更复杂了。
还记得青岛那个红酒走私案吗?律师团队居然通过分析入口批次对应的海运潮汐数据,证实有批货压根儿就不可可能在指控时间靠港,直接推翻关键佐证链。
跟律师谈钱的时候要问清:
是打包价还是按时期收费
出差去缉私局的次数包不包
文书翻译费这些杂项怎么算
有个行内人都知道的秘诀:年初接案的律师更加容易谈价钱,由于法院休庭安排大多数是下半年扎堆。假若碰上个违心接风险代理的律师,说明他对案子把握性大,这种时候不要犹豫。
我在行业里待了九年,见过太多老板栽在"我以为没事"的幸运心理上。去年上海自贸区那起集成电路走私案,当事人假若早点咨询律师,完整可能把责任人锁定在已离职的报关经理身上。记住啊,缉私局的第一次讯问笔萍能决议七成案件走向,这时候律师在场和不在场,终局可能是天差地别。
最后跟大伙儿说一句掏心窝的话:当初海关大数据系统连五年前的转账记载都能挖出来,遇到事千万别硬扛。找个靠谱律师就像看病选专家号,多花点钱买的是安然。据说最近连菜鸟驿站都开始查跨境包裹了,这年头不懂点法典常识,真容易吃哑巴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