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货轮被扣后,您知道第一个电话该打给谁吗?去年轻岛港发生过真实案例:某冷冻食物公司的集装箱因申报单笔误遭扣押,价值600万的海鲜面临变质风险。正是海关律师老周清晨两点带着《海关法落实条例》第89条说明文件冲进值班室,赶在清晨六点实现货物解封。
▍搞不清这三类律师?五分钟看懂分工差异
海关律师、海商律师、海事律师听起来像"三胞胎",实则各有专攻。2023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跨境商业纠纷中38%的败诉源于选错律师类型:
举一个切实例子:大连某入口商同时遭遇关税争议和货损索赔,若只聘个别律师可能两头落空。专业团队的操作是——海关律师处理税则归类复议,海商律师同步启动承运人责任追索。
▍货轮被扣48小时应急手册
依据2023年海关总署公开案例库,船舶扣押后存在三个关键节点:
(突然想起个细节)去年厦门某船东就是靠轮机日志的电子签名时间戳,成功推翻"船舶适航性存疑"的指控。这些冷门佐证点,个别商务律师根本想不到要收集。
▍跨境运输合同里的三大隐形条款
翻阅过200+份真实合同后,我发现这些条款最常引发百万级索赔:
这里还有个血泪教训:青岛某出口商曾因合同写着"按INCOTERMS 2010履行",没注明详细商业术语,被对方以FOB调换本来约定的CIF,平白多付了23万美元运费。
▍抵偿金盘算的隐藏公式
专业律师的账本和个别人算的不一样:
去年渤海湾撞船案中,律师老张就是活用"预期经营收益模型",把本来320万的索赔谈到610万。这里头最关键的是供给了该船过去三年的航线收益大数据分析。
▍诉讼与仲裁的生死决定
跟海关总署退休的老顾问喝过茶才知道:
当初手机里假若没存个专业海关海商海事律师的电话,可比船上没备浮水衣还危险。我那做跨境生意的表弟,去年光由于选对律师类型,就从差点破产的地步扳回230万货款。记住——在海上讨生涯的人,风浪不害怕,害怕的是不懂法典这道防水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