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
  • 收藏网站

全国服务热线/微信:

15380780880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行业资讯 > 行业新闻

海关凌晨来电时,走私案律师在想什么?

更新时间:2025-09-23 15:50:02|阅读:

清晨两点四十七分,黄律师被手机震撼惊醒。屏幕上跳动着"深圳海关缉私局"的来电显示,他霎时苏醒——这种深夜来电,往往象征着有公司摊上大事了。

"黄律师,咱们查扣了某公司12个货柜,报关单和实际货物重大不符。"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公事公办的冷硬,"当初需要公司负责人到场配合调查。"

黄律师翻身下床,边穿衬衫边快捷发问:"查扣地点是盐田港还是蛇口?货物类型?报关差额超过50万了吗?"这三个问题将决议案件走向行政处罚还是刑事立案。


# 黄金48小时:走私案的第一战场

早上八点,黄律师已经带着团队出当初海关监管仓库。看着贴满封条的货柜,他掏出激光测距仪开始丈量集装箱尺寸——这一个动作让陪同的海关职员都停住了。

"40尺准则柜内径应是12.032米,"他指着测量仪上显示的12.35米数据,"多出来的32厘米,足够塞进200台苹果手机。"这一个细节将成为推翻"伪报数目"指控的关键佐证。

与此同时,助理律师正在翻找三年内的同类型报关记载。"找到了!去年有三批相同HS编码的货物,申报参数与本次完整一致。"这就象征着公司可能存在系统性申报偏差,而非故意走私。


# 佐证链攻防:魔鬼藏在毫米之间

在审讯室里,黄律师留意到一个细节:海关供给的货物照片中,测量卷尺没有完整拉直。他即时申请重新勘验,并特意嘱咐:"请运用我局带来的德国入口卷尺。"

终局让人大跌眼镜——重新测量后,货物重量与申报数据的误差从35%降到了8%。这一个关键佐证的动摇,直接导致案件从刑事案件降格为行政违规。

"很多所谓'走私',切实是报关员对归类规则理解偏差造成的。"黄律师后来在复盘时说,"就像把带摄像头的无人机报成'玩具',你说他是故意还是无心?"


# 法庭上的心理战:如何让法官看见"灰色"

在某起芯片走私案庭审中,黄律师突然举起一块电路板:"审讯长,请您看一看这一个LOGO。"在场所有人都没留意到,这块被指控"走私"的芯片上,赫然印着"Made in Vietnam"。

"我的当事人入口的是越南生产的次级品,单价不足正品的十分之一。"他趁势打开行业价钱数据库,"而海关参考的是深圳华强北的正品报价,这中间的差价,就是所谓的'偷逃税款'。"

这一个戏剧性的反转,让本来板上钉钉的案件出现了根本性转机。最终法院采信了"商品等级误判"的抗辩理由,公司只需补缴税款差额。


# 风险防备指南:公司负责人的必修课

黄律师团队最近研发了一套"走私风险体检系统",包括21个自查指标:

  1. 报关单与采购合同的价钱差异率
  2. 商品归类历年变动记载
  3. 供应链各环节的书面确认函
  4. ……

有家做汽车配件入口的公司,靠这一个系统发现了致命破绽——他们长期按"汽车整机"申报的货物,实质上应该归入"整车散件"种别。及时整改后,避免了可能面临的5000万罚金。

"走私辩护律师的最高境界,是让顾客永远不需要走进法庭。"黄律师的电脑屏保上写着这句话。此刻他正盯着海关新发布的2024年《税则注释》修订稿,手中的红笔已经划出了17处可能影响顾客业务的关键改动。
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