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您知道去年上海海事大学发出过多少封律师函吗?光是2023年就发了287封!更吓人的是,有学生由于不当回事,终局赔掉了整年米饭钱。今儿咱们就唠唠,这盖着大红章的纸片子到底有多大威力!
大连海事大学去年出过档子事:学生小张在贴吧吐槽食堂,被学校发函要求抵偿声誉损失。您猜怎么着?人家律师函里写着"每条差评按5000元盘算",最后硬是逼着小张掏了2万块!
四个必知本相:
1 海事类院校发的律师函自带专业buff,动不动就甩《国际海运条例》
2 处理时效比个别律师函短一半,通常只给7天反应期
3 兴许会波及海商法特殊条款,个别律师根本看不懂
4 抵偿金额盘算方式极其刁钻,能把贴吧留言折算成航运损失
广州航海学院2023年的数据够吓人——83%的律师函都跟这些破事有关:
实习纠纷:把船上见闻写成实习日记发友人圈
学术争议:论文里用了未公开的港口吞吐数据
装备损坏:操作航海模拟器时违规操作
声誉侵权:在抖音发吐槽学校管理的短视频
去年真有学生由于直播轮机舱实训过程,被索赔18万装备保密费!
您假若哪天也收到这种文件,千万别干这三件蠢事:
发友人圈嘚瑟(这等于自认传播)
直接联系学校引诱(可能构成二次侵权)
自己上网搜模板回函(海事案件有特殊格式)
准确操作四部曲:
1 即时手机录屏保存佐证
2 把函件扫描成加密PDF
3 找有海商法背景的律师咨询
4 要求对方供给损失盘算明细
去年厦门有个案例,学生就是靠保存了网页撰改记载,反告学校巧取豪夺成功!
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去年发的律师函里藏着个大坑:把"提议和解金额"写成"最低抵偿准则",吓得学生差点签了卖身契!
五条致命条款要瞪大眼看:
碰上这些玩意儿,就跟在海上遇见暗礁似的——非得专业领航员才可能绕过去!
处理过112起海事大学纠纷的我想说:这年头学校比船东还狠!上个月刚有个学生,由于没在72小时内回复律师函,违约金从5000滚到了3万8!
三条保命提议:
1 收到函件即时打印纸质版(电子版可能被远程删除)
2 咨询时务必带学生证和入学契约(很多条款藏在附件里)
3 谈判时坚持要求第三方见证(最好是航运协会的人)
记住,海事大学的律师函就跟台风预警似的——看着远在天涯,转眼就能掀翻你的小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