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哎您说当初这外贸生意咋就这么难?前脚刚发完货柜,后脚海关就来电话说"报关物资有问题"。隔壁老王上个月还跟我诉苦,他那批LED灯珠在盐田港被扣了,报关单上写的是"五金配件",当初律师费砸进去十五万还没个准信儿。今儿咱就唠唠,要真摊上外贸走私的官司,到底该怎么选律师才不踩坑。
一、外贸走私律师到底是干啥的?
说白了就跟海关打交道的"专业翻译"。您想啊,报关单上写着"儿童玩具",实际货柜里是带锂电池的电子装备,这就涉嫌"伪报品名"。去年龙岗有家工厂把二类危险品写成"个别化工原料",罚金直接从50万飙到300万。这时候律师就得扒拉出《海关行政处罚条例》第47条,揪住"主观故意"这一个点死磕。
这里头有个关键点得划重点:正经的外贸走私律师必须吃透三块——海关稽察流程、税务核定规则、本地法院判例。您要找个主要打劳动纠纷的律师来搞走私案,那画面就像让烧烤摊老板去米其林当主厨,准保翻车。
二、选律师的五大生死线
(敲黑板!2023年深圳海关数据:伪报价钱类案件平均罚款从货值15%降到7%,关键看律师会不会运用《审价办法》第22条来翻盘)
三、深圳律所红黑榜实录
▲ 稳当拣选:
▼ 避雷忠告:
某些号称"海关法专家"的律所,主辩律师可能连《稽察条例》修订版都没摸过。去年有家服饰厂被坑惨了,律师把"监管货物"误以为"免税货物",导致当事人差点吃牢饭。
四、三大要命误区
举一个血泪案例:某老板把入口红木虚报成"板材",被海关盯上后还傻等"中间人畅通"。终局三个月后直接受到《涉嫌走私罪告知书》,本来补税200万就能化解的事儿,硬是搞到要蹲两年牢。
五、二十年迈报关的碎碎念
在这行摸爬滚打二十来年,见过太多老板栽在选律师这事上。跟您说一句掏心窝的话:与其迷信律所门口挂的那些铜牌子,不如盯着律师电脑里的三个东西——最新版《海关行政处罚案例汇编》、深圳各口岸的通关数据统计表、还有他们和海关法制科干部的沟通记载。
最后唠叨个绝招:但凡听到海关说"来喝个茶",别犹豫!立马带着原始合同、真实发票和律师冲过去。提前花万把块做合规审查,相对比事后砸几十万请律师划算。您假若切实拿不准,就记着这句话——处理走私案件的律师,手机里假若没存着12360海关热线,趁早换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