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
  • 收藏网站

全国服务热线/微信:

15380780880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行业资讯 > 行业新闻

东莞海运纠纷找律师真的能追回损失吗?

更新时间:2025-05-22 20:50:02|阅读:

哎,你最近是不是被海运那点破事搞得头大?货代突然跟你说运费涨价3倍,集装箱被扣在码头死活不给提货,账单上莫名其妙多了好几万滞箱费...这些破事儿在东莞外贸圈里可太常见了。我上个月刚帮个做玩具的老板处理完案子,他去年被货代坑了37万运费,自己折腾半年连个水花都没见着。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说,遇到这些糟心事到底该咋整。

先说个血淋淋的案例:厚街有个做家具的厂子,去年9月发往美国的货柜,说好的海运费1.8万/柜。终局货到洛杉矶港了,货代突然甩来张2.6万的账单,还要挟说不付钱就拍卖货物。老板急得嘴角起泡——货值80多万的订单,利润总共才6个点,这运费一涨直接亏得底裤都不剩。后来查清晰才发现,货代早把运费差价吃进自己腰包了。

新手最容易踩的三大坑

  1. 运费报价玩文字游戏:表面说"全包价",暗地里把燃油附加费、旺季附加费单列,等货到港了才跟你算总账
  2. 滞箱费陷阱:明明货代迁延提柜时间,账单却要你承担天天500块的柜租
  3. 阴阳合同套路:电子版合同和纸质合同条款对不上,出事了说你没仔细看条款

有个在虎门做服饰的小妹跟我吐槽:"当初签合同时候催得要命,说都是准则模板不用细看,当初出事了翻出合同第7条第3款,说要按实际产生费用结算..."这他妈不就是明摆着坑人吗?

关键佐证怎么抓?

前两天有个南城的顾客问我:"张律师,当初货代把聊天记载都删了,我手里就剩个报价单截图,这官司还能打吗?"我跟你们说,海运纠纷取证有门道:

  • 微信聊天别光截对话,要把对方公司仰头、员工工牌新闻一起截
  • 邮件往来必须保存原始邮件头,不能只转发内容
  • 付款记载要体现详细款项用途,别就写个"运费"
  • 货柜动态追踪记载至少保留3个月,这一个在船公司官网都能查到

上个月有个案子就是靠WhatsApp聊天记载里的语音新闻翻盘的,对方业务员亲口承认运费包括所有附加费,这可比白纸黑字的合同管用多了。

律师费会不会比赔的钱还多?

这是新手最关心的问题。这么说吧,东莞这边处理海运费纠纷,律师费通常是追回金额的15%-20%。譬如你要追10万运费,前期可能就收1万左右基础费用。不过留意了,千万别找拍胸脯保证100%胜诉的律师,正经律师都会先给你做败诉风险评定。

有个常平的顾客就吃过亏,找的所谓"关系律师"打包票说能要回50万,终局光律师费就花了12万,最后判下来才拿回18万。这里教你们个秘诀:看律师有没有处理过船公司直接追偿的案子。去年马士基在东莞起诉了23家货代,能接这种案子的律师才算真有本事。

当初该咋办?

假若你正在阅历这些破事,记住三步走:

  1. 立刻停滞所有新订单合作
  2. 把最近半年的对账单全体导出来
  3. 找个懂海运法的律师做佐证梳理

别信任什么"行业惯例"之类的鬼话,去年刚生效的《海商法》司法说明三,把运费纠纷的举证责任都重新划分了。譬如最新规定,货代主张运费调整的,必须供给船公司的正式调价告诉。这可是能救命的法典条文!

最后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:东莞这些海运纠纷,十有八九都是吃了不懂法的亏。上周有个顾客,自己跟货代扯皮三个月,终局错过诉讼时效。后来咱们接手时,船公司直接把货柜都拍卖了。所以啊,该找律师的时候别犹豫,你晚一天举动,可能就多损失几万块。
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