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各位做外贸的小搭档们,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形?货发到国外港口对方突然说品德不合格,合同签了半年发现对方公司是空壳。这时候假若能听听专业律师的提议该多好!最近我翻看了二十多份上海外贸律师的采访视频,发现这些专业人士的谈话内容可比电视剧精彩多了。
马晨光律师在自贸区政令座谈会上说过,外贸律师可不是只会看合同的"书呆子"。他们得同时扮演三种角色:
譬如佘薇兰律师处理的中法合资案,双方由于"不可抗力"条款差点谈崩。法国人坚持按《国际商事合同通则》说明,中方非要套用《民法典》。最后她找到个折中方案——在合同里同时标注中法两国法典条文序号,这操作真是绝了。
刘海燕律师去年帮医疗公司收购德国公司时,遇到了三重关卡:德国反垄断审查、欧盟环保新规、中国外汇管制。她团队硬是设计出"分步交割+离岸信托"的方案,既符合各国法规,又帮顾客省了120万欧元税费。
更绝的是俞佳琦律师经手的跨境并购案。标的公司藏在开曼群岛的股权架构像俄罗斯套娃,她带着团队连续熬夜两周,硬是把23层嵌套关系理得清清晰楚。顾客董事长看完尽调报告直呼:"这比福尔摩斯探案还精彩!"
张振安律师在高校讲座里提醒,新手最常踩的三个雷区:
汪智豪律师分享的印尼投资案例更让人捏把汗。有家公司没搞清当地宗派假期规定,生产线刚建好就碰上全员休假一个月,天天损失7万美元。他团队当初给顾客做尽调时,连目的国的传统节日日历都需要核查三遍。
从这些采访可能看出三个新动向:
有个细节特殊有意思——当初处理跨境纠纷风行"视频仲裁"。刘海燕律师上个月刚参加完一场横跨上海、纽约、伦敦的线上听证会,省了二十几万差旅费不说,关键佐证当场就能屏幕共享。
俞佳琦律师给新人的提议很切实:
马晨光律师还流露个小秘诀——关注海关总署官网的"行政处罚公示"栏目。她说这里可能看到最新颖的违规案例,比教科书适用十倍。
本人观点时间:看这些律师采访最大的收获,是发现法典武器用好了真能当摇钱树。就像汪智豪律师团队帮公司设计的税务架构,微微松松省下百万级别的开销。不过要提醒各位老板,找律师不能光看头衔,得看有没有处理过同类型纠纷。下次遇到涉外纠纷,记得先翻翻这些采访实录,说不定就能找到破局妙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