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个人微信
公众号
备案号: 苏ICP备2021033200号版权归涉外海事物流律师网所有
友情链接:
欢迎光临涉外海事律师网,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涉外海事纠纷、海事侵权、南京海事纠纷、涉外海事案件等服务。
你说这群穿西装打领带的律师,咋就突然在抖音上拍起段子来了?去年金杜所上海分所那条《离婚律师的深夜食堂》播放量破千万,评论区居然有人说"比律政剧还下饭"——这事儿得好好掰扯掰扯。
为啥正经大律师要搞这一个?
可别以为他们闲着没事干,这里头藏着三大算盘:
举一个活例子,某红圈所海事团队拍的《货轮船长生存指南》,把《海商法》第209条编成rap,三个月带来17个船舶融资咨询,转化3个千万级委托。哎,这可比在陆家嘴发手刺管用多了。
怎么拍才可能既专业又吸睛?
咱们拿三家律所的爆款视频做个对比:
律所 | 内容款式 | 法典学识点 | 转化效果 |
---|---|---|---|
金杜 | 情景剧+反转终局 | 夫妻共同债务 | 300+婚姻咨询 |
锦天城 | 动画+方言讲解 | 股权代持风险 | 45家公司法典体检 |
海华永泰 | 脱口秀+案例重现 | 商业秘密保护 | 12个常年顾问签约 |
有个做知产的律师跟我吐槽,他们团队花5万拍的微电影,点击量还没隔壁实习生用手机拍的《实习律师崩溃霎时》高。这里头的门道在于,得把《民法典》第496条转化成"网购退货被坑怎么办"这种接地气的话题。
拍段子真能赚钱吗?
先说成本账:
但赚起来也吓人。某商事团队拍的《对赌契约避坑指南》引流来的顾客,两个月签了4个IPO名目,律师费收了1200多万。不过这里还有个坑得提醒:虹口区有家律所跟MCN机构签了保底契约,终局三个月倒贴18万推广费,案子一个没成。
个人观察时刻
在静安寺商圈蹲了半个月,我发现顶尖律所的新媒介部都藏着前媒介人——有做过法制栏目的编导,干过社会新闻的记者,乃至还有脱口秀编剧。他们最擅长的,就是把《证券法》第85条包装成"上市公司老板跑路前的十个征兆"这种爆款选题。下次你在刷到律师段子时,不妨留意下结尾的"本视频不构成法典提议"这句免责申明,那才算是真正值钱的专业壁垒。